我居市廛间,恨无青山绿水环。
山人在山里,日夕峰峦烟雾起。
山人对山不解吟,孤负山水有清音。
我生能诗乏山住,失却画本无佳句。
倚楼遥望翠微巅,春来、春去迷红树。
座中有客话山容,山东有竹西有松。
山村月出催沽酒,山寺云封闻打钟。
泉声鸟语供清听,昏曙阴晴尽诗兴。
安得移居入深山,登山看海澄如镜。
山人阻我莫移家,山中无虎有苛政。
城市尘埃不易居,山林徭役亦难应。
丹灶无宽宏景庐,蓬蒿还隘羊求径。
不须歌啸慕渔樵,万水千山鲜乾净。
我居市廛间,恨无青山绿水环。
山人在山里,日夕峰峦烟雾起。
山人对山不解吟,孤负山水有清音。
我生能诗乏山住,失却画本无佳句。
倚楼遥望翠微巅,春来、春去迷红树。
座中有客话山容,山东有竹西有松。
山村月出催沽酒,山寺云封闻打钟。
泉声鸟语供清听,昏曙阴晴尽诗兴。
安得移居入深山,登山看海澄如镜。
山人阻我莫移家,山中无虎有苛政。
城市尘埃不易居,山林徭役亦难应。
丹灶无宽宏景庐,蓬蒿还隘羊求径。
不须歌啸慕渔樵,万水千山鲜乾净。
这首诗《看山写怀》由清代诗人洪繻所作,通过对比城市与山林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和对城市生活的无奈。
首句“我居市廛间,恨无青山绿水环”描绘了诗人身处繁华都市,却渴望山川环绕的内心世界。接着,“山人在山里,日夕峰峦烟雾起”展现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与神秘,与城市形成鲜明对比。“山人对山不解吟,孤负山水有清音”则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在山中吟诗作赋的遗憾。
“我生能诗乏山住,失却画本无佳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城市中创作灵感的匮乏。“倚楼遥望翠微巅,春来、春去迷红树”描绘了诗人站在高楼远眺山景的情景,春去秋来,红树映衬着山色,充满诗意。
“座中有客话山容,山东有竹西有松”通过与朋友交谈,展现了山中丰富的自然景观。“山村月出催沽酒,山寺云封闻打钟”描绘了山村夜晚的宁静与祥和,月光洒落,酒香四溢,寺庙钟声悠扬。
“泉声鸟语供清听,昏曙阴晴尽诗兴”表现了山中自然声音的美妙,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安得移居入深山,登山看海澄如镜”表达了诗人对移居山林的渴望,希望能在山中欣赏到海面如镜般的美景。
然而,“山人阻我莫移家,山中无虎有苛政”揭示了山林生活并非完美无缺,存在政治压迫和社会问题。“城市尘埃不易居,山林徭役亦难应”反映了诗人对城市与山林生活各自困境的认识。“丹灶无宽宏景庐,蓬蒿还隘羊求径”描述了山中居住条件的简陋与不便。“不须歌啸慕渔樵,万水千山鲜乾净”最后以一种超脱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纯净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城市与山林生活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下的某些现实问题。
梨花庭院香飘满,架架秋千笑声软。
红妆共斗青草妍,长绳欲系白日短。
掌中飞燕旋风斜,楼外绿珠坠落花。
素娥弄蟾奔窃药,秦女乘鸾初去家。
半空着脚看亦好,平地失身更颠倒。
人生行乐贪少年,昔时女伴今皆老。
慵来听说摧眉峰,整顿衣裳为敛容。
玉樽馀酒醉不得,月明高架粉墙空。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
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
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天宝诗人诗有史,杜鹃再拜泪如水。
龟堂一老旗鼓雄,劲气往往摩其垒。
轻裘骏马成都花,冰瓯雪碗建溪茶。
承平麾节半海宇,归来镜曲盟鸥沙。
诗墨淋漓不负酒,但恨未饮月氏首。
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
青山一发愁濛濛,干戈况满天南东。
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