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前樽酒泻尖泥,痛饮仍欣客到齐。
竹外一枝青更好,水边疏影动还迷。
醉醒正值微风入,酬唱何妨素魄低。
闻说归舟阳羡去,应容酌别为烹鸡。
花前樽酒泻尖泥,痛饮仍欣客到齐。
竹外一枝青更好,水边疏影动还迷。
醉醒正值微风入,酬唱何妨素魄低。
闻说归舟阳羡去,应容酌别为烹鸡。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名为《次韵董令升梅花》。从艺术风格和用词上看,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以及内心情感的真挚抒发。
"花前樽酒泻尖泥,痛饮仍欣客到齐。"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春日宴饮图:在满是鲜花的地方,人们聚集一处,以樽酒欢庆,气氛热烈。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享受和追求,也透露出一种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快乐时光的留恋。
"竹外一枝青更好,水边疏影动还迷。" 这两句则转向自然景观的描写,通过“竹外一枝青”与“水边疏影”,诗人捕捉了春天特有的生机与和谐之美。在这里,“一枝青”暗示梅花,而“疏影”则是对春日微风中树木投射在水面的摇曳倒影的描绘。这两句不仅写出了景物,更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自在逍遥的情怀。
"醉醒正值微风入,酬唱何妨素魄低。" 这两句诗人通过对酒宴后醉醒时刻的描绘,以及“微风”的细腻感受,表达了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珍惜和对自由自在心境的追求。“酬唱”一词则展现了诗人文艺气质以及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怀。
"闻说归舟阳羡去,应容酌别为烹鸡。" 最后两句通过“归舟阳羡去”的描写,表达了对即将离别的朋友的不舍之情。而“应容酌别为烹鸡”则显示出诗人在面对分别时所表现出的豪迈和宽厚,既是对友谊的一种寄托,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宴饮、自然美景以及对朋友离别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记玉台、分韵写新词,付与小银筝。
正翠奁研墨,锦笺按谱,一样关情。
消受尊前红烛,艳影照娉婷。稳听芦?外,湘水秋声。
此日江南倦旅,算晓风残月,酒梦都醒。
费十年心血,收拾众香亭。
是断肠、家山愁念,莽天涯、歌板共飘零。
应同笑、白头红袖,换了浮名。
筠簃点翠。映人帘霁影,春色明媚。
旧种开明,凉露星星,妆成自倚兰蕙。
麻姑不解纫秋佩,但掷米、凭伊游戏。
笑玉楼、坠了香尘,百琲那时曾赐。
谁念王孙海上,禹粮觅未得,难抵离思。
依旧青袍,瘦尽裙腰,一寸红心愁寄。
相思十斛随波去,又梦与、绿烟无际。
想故园、青满池塘,化作老鲛清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