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玉台、分韵写新词,付与小银筝。
正翠奁研墨,锦笺按谱,一样关情。
消受尊前红烛,艳影照娉婷。稳听芦?外,湘水秋声。
此日江南倦旅,算晓风残月,酒梦都醒。
费十年心血,收拾众香亭。
是断肠、家山愁念,莽天涯、歌板共飘零。
应同笑、白头红袖,换了浮名。
记玉台、分韵写新词,付与小银筝。
正翠奁研墨,锦笺按谱,一样关情。
消受尊前红烛,艳影照娉婷。稳听芦?外,湘水秋声。
此日江南倦旅,算晓风残月,酒梦都醒。
费十年心血,收拾众香亭。
是断肠、家山愁念,莽天涯、歌板共飘零。
应同笑、白头红袖,换了浮名。
这首《甘州》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潘飞声所作,描绘了一幅文人雅集、琴瑟和鸣的场景,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深沉的情感。
“记玉台、分韵写新词”,开篇即点明了文人聚会的情景,大家在玉台上分韵填词,展现了文人的才情与雅兴。“付与小银筝”,将新词赋予了小银筝,通过音乐的形式传递情感,增添了艺术的美感。
“正翠奁研墨,锦笺按谱,一样关情”,细致描绘了文人们研墨、铺纸、按谱填词的过程,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对创作的专注与深情。“消受尊前红烛,艳影照娉婷”,红烛映照下,佳人轻盈的身影与艳丽的光影交织,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浪漫的氛围。
“稳听芦?外,湘水秋声”,远处传来芦苇摇曳的声音与湘水的秋声,自然界的音韵与文人的思绪相互交融,构成了一幅动人心弦的画面。“此日江南倦旅,算晓风残月,酒梦都醒”,表达了文人在江南旅途中的疲惫与感慨,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费十年心血,收拾众香亭”,十年的辛勤努力,最终成就了众香亭的盛景,象征着文人对理想与艺术的不懈追求。“是断肠、家山愁念,莽天涯、歌板共飘零”,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与漂泊的无奈,情感深沉而哀婉。
“应同笑、白头红袖,换了浮名”,最后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岁月的流转与世事的变迁,表达了对友情与艺术的珍视,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文人聚会的温馨场景,以及对生活、艺术、友情的深切感悟,充满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