娟娟盈尺素,谁写凌云姿。
长梢拂霄汉,群凤来参差。
坡仙久已往,湖州不复追。
高公有清致,醉墨何淋漓。
娟娟盈尺素,谁写凌云姿。
长梢拂霄汉,群凤来参差。
坡仙久已往,湖州不复追。
高公有清致,醉墨何淋漓。
这首诗《题墨竹》由明代诗人王绅所作,通过对墨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艺术创作的独到见解。
首句“娟娟盈尺素,谁写凌云姿”以“娟娟”形容墨竹的柔美,以“盈尺素”描绘其在纸上的呈现,巧妙地将墨竹的形态与画布的大小联系起来,暗示了画家技艺的高超。接着“谁写凌云姿”则引出对墨竹凌云之姿的赞美,仿佛墨竹不仅生长于地面,更直指云霄,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长梢拂霄汉,群凤来参差”进一步描绘了墨竹的高大与壮观,长枝轻拂天际,仿佛是迎接群凤的使者,营造出一幅生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这里的“群凤”不仅是自然界中的生物,也象征着高洁、美好的品质,与墨竹相得益彰。
接下来,“坡仙久已往,湖州不复追”引用了苏轼(坡仙)和赵孟頫(湖州)两位著名文人画家的名字,表达了对古代大师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当前艺术创作的一种反思。这里通过对比,既是对前辈大师的致敬,也是对自身或当代艺术的一种自省。
最后,“高公有清致,醉墨何淋漓”点明了诗人的主题——对高雅艺术的追求和赞赏。这里的“高公”可能是对某位艺术家的尊称,而“清致”则强调了艺术作品的高洁与精致。“醉墨”则形象地描绘了艺术家在创作时的激情与投入,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艺术创作的热烈与深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墨竹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对艺术、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情感体验,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