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鸟云际游,感君慕高义。
千里远托身,苦言精力敝。
烈风吹箐林,月黑夜如晦。
东西咫尺迷,倏忽两相弃。
稻粱岂不悦,因缘耻自致。
委心托君宇,羽毛日䩌悴。
孤鸿乐中野,众鸟憎气类。
众鸟自光荣,孤鸿安足忌。
孤鸟云际游,感君慕高义。
千里远托身,苦言精力敝。
烈风吹箐林,月黑夜如晦。
东西咫尺迷,倏忽两相弃。
稻粱岂不悦,因缘耻自致。
委心托君宇,羽毛日䩌悴。
孤鸿乐中野,众鸟憎气类。
众鸟自光荣,孤鸿安足忌。
这首诗以孤鸟自喻,表达了诗人对友情与独立人格的深刻思考。诗中的孤鸟象征着诗人自己,它在云际自由翱翔,追求高洁的道义。千里之外,孤鸟寄身于君,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和对友情的珍视。然而,君的苦言和精力的耗费,让孤鸟感到疲惫,如同烈风中的箐林,月夜的黑暗,东西方向的迷惘,最终导致了两者的分离。
诗中提到的“稻粱”,比喻物质的诱惑与满足,而“因缘耻自致”则表达了诗人不愿通过依赖他人或牺牲原则来获取物质利益的态度。孤鸟选择将心灵寄托于君的宇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羽毛逐渐变得憔悴,暗示了孤独与疲惫的状态。
后半部分,孤鸿与众鸟形成对比,孤鸿在广阔的田野中自由飞翔,而众鸟则因气类相同而相互憎恶。这反映了社会中不同个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独立与群体的思考。众鸟的“光荣”与孤鸿的“足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调了独立人格的价值和被群体排斥的痛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孤鸟的形象,探讨了友情、独立与社会关系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群体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
刘郎初度随春到,尚记彩衣春立。
又上夫人千岁寿,相望不争旬日。
琴瑟仪刑,山河态度,长是春风识。
都将和气,蒸成满院红白。
我被五斗红陈,三升官酒,驱到郪城北。
解后相逢同一笑,此会几年难觅。
宝蜡烧春,花光缟夜,未放觥筹急。
天然真乐,傥来知是疣物。
黄君求我古诚州,求之不得还西游。
所求易予胡不予,渠家自弄庄生舟。
庄生传之贾太傅,便将死生同浮休。
我家舟子与渠别,中孚之象刚包柔。
仰山俯泽乘巽木,藏离伏坎含坤牛。
中间至虚若无物,实理备具非空浮。
此在太玄首黄宫,其于参同居中洲。
会通古今贯微显,上下天地同周流。
人将百年等浮沤,我以千载为春秋。
我言似大而非夸,人人皆有不自求。
黄君不信谓予赫,我自姬孔君庄周。
平生苏太史,清姿秀球琅。
异时玉堂对,历历汉兴亡。
直作根本虑,不怀弃捐伤。
脩名望蓬岛,轶轨抹扶桑。
中道忽回薄,饮马以相羊。
昔为同年友,今为同舍郎。
不肯三日别,况各天一方。
我乞汉嘉绶,君怀庐陵章。
我无百何阙,君亦千里翔。
怀贤慨时事,百忧结中肠。
愿言保嘉猷,不愧欧公乡。
前期戒宾从,再候苏长公。
晨炊马亦秣,宿载车既董。
飞廉何方来,横出云半空。
便将龙井泉,换却西湖风。
公非閟清境,乃似开其逢。
烟柳夹大堤,拳荷点清穹。
水涵乱云白,露湿残照红。
不是我辈人,此味谁与同。
神閒等喧寂,意适无西东。
观鱼滋有发,归骑春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