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雁无消息,寒蝉久寂寥。
鬓毛随日化,吾意得诗消。
楼影三更淡,天星几夜摇。
眼中无长物,拄颊又明朝。
来雁无消息,寒蝉久寂寥。
鬓毛随日化,吾意得诗消。
楼影三更淡,天星几夜摇。
眼中无长物,拄颊又明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敖陶孙的《夜坐》,通过对秋夜景象的描绘,展现出诗人的孤寂与思考。首联"来雁无消息,寒蝉久寂寥",以大雁和寒蝉的意象,寓言了诗人心中的期待与落寞,暗示了远方亲友的音信断绝,四周环境显得格外冷清。
颔联"鬓毛随日化,吾意得诗消",诗人感慨岁月流逝,白发日增,唯有诗歌能稍解心中愁绪,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无奈和对文学创作的寄托。
颈联"楼影三更淡,天星几夜摇",进一步描绘夜晚的静谧,月光下的楼影渐淡,天上的星星闪烁,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宁静的氛围。
尾联"眼中无长物,拄颊又明朝",诗人直抒胸臆,表示自己心中空无杂念,只有明日的期待,形象地刻画出一个深夜独坐、思绪万千的人物形象。
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深沉,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自我抒怀,展现了诗人孤独而坚韧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