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客有话汴州新政书事寄令狐相公》
《客有话汴州新政书事寄令狐相公》全文
唐 / 刘禹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天下咽喉今大宁,军城喜气彻青冥。

庭前剑戟朝迎日,笔底文章夜应星。

三省壁中题姓字,万人头上见仪形。

汴州忽复承平事,正月看灯户不扃。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ǒuhuàbiànzhōuxīnzhèngshūshìlìngxiānggōng
táng / liú

tiānxiàyànhóujīnníngjūnchéngchèqīngmíng
tíngqiánjiàncháoyíng

wénzhāngyìngxīng
sānshěngzhōngxìngwànréntóushàngjiànxíng

biànzhōuchéngpíngshìzhèngyuèkàndēngjiōng

注释
天下咽喉:比喻重要的地理位置。
大宁:安宁,和平。
军城:军事要塞。
青冥:天空。
剑戟:古代兵器,象征威武。
迎日:迎接朝阳。
文章:这里指诗词文章。
应星:照应星辰,形容才华出众。
三省:古代中央政府的三个重要部门。
题姓字:题写姓名。
万人头上:比喻众人眼中。
仪形:威仪的形态。
汴州:古地名,今河南开封。
承平:太平,安定。
正月:农历新年正月。
户不扃:门户敞开,形容节日热闹。
翻译
如今天下咽喉之地安宁,军城的喜庆气氛直冲云霄。
早晨庭院里兵器映照朝阳,夜晚书房里文章如星辰璀璨。
在三省官署的墙壁上题写姓名,百姓抬头可见威仪的身形。
汴州忽然又恢复了太平景象,正月里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门户敞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太平盛世的景象。开篇“天下咽喉今大宁,军城喜气彻青冥”两句,通过对比和对立的手法,表达了国家从战乱到和平的巨大变化。“咽喉”指的是兵戎相接之地,而现在却“大宁”,意味着战争的结束。同时,“军城喜气彻青冥”则形象地描绘出军中士兵的心情,从而反映了整个社会的祥和氛围。

接着,诗人写道:“庭前剑戟朝迎日,笔底文章夜应星。”这两句诗将军事与文治结合起来,“剑戟”代表武力,而“文章”则是文明的象征。它们分别在白天和夜晚中展现着自己的光彩,这表明了国家不仅军事强大,而且文化昌盛,国泰民安。

“三省壁中题姓字,万人头上见仪形”两句,通过对古代科举制度的描写,进一步衬托出社会的稳定与文治的繁荣。在这种氛围下,士子们能够在考场上一展才华,而“万人头上见仪形”则是对他们能够光明正大地展示自己身份和成就的一种赞美。

最后,“汴州忽复承平事,正月看灯户不扃。”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再次迎来太平盛世的喜悦。这里的“承平”指的是继承和平的政局,“看灯”则是中国传统节日活动,常在元宵之夜举行。“户不扃”意味着人们无需关门闭户,反映出社会安全和谐。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太平盛世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国家安定、文化繁荣以及人民生活幸福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
朝代:宋

猜你喜欢

拟李长吉十二月乐辞·其十一十一月

八姨手持榑桑枝,海天冻合青玻瓈。

琼楼仙人唤滕六,夜入银潢剪瑛琭。

沈香火暖锦承尘,叵罗羔酒生春粼。

宫沟不寄题红怨,日映五纹添弱线。

(0)

雪后过溪南二首·其一

东风吹我过溪行,沙路迢迢傍野平。

通堰水声冰下响,背城山色雪边明。

大田春早农归业,故垒云空戍解兵。

幽鸟亦知人意乐,飞来枝上语新晴。

(0)

夏日周子符过访用杜工部严公仲夏枉驾草堂诗韵二首·其一

溪流曲曲路盘盘,远辱高人此驻鞍。

别久忽惊诗骨瘦,饮多尚觉酒肠宽。

茅斋雨积晴犹润,竹径云深夏亦寒。

坐对棋枰遗世虑,不妨相与尽清欢。

(0)

又次韵宿元符宫

天风送客到茅山,山叠千重路百盘。

松下石碑留玉篆,竹边药灶餋金丹。

声沈万籁乾坤静,气肃九霄风露寒。

乞取鼎馀换凡骨,好随仙侣蹑飞鸾。

(0)

病起述怀二首·其二

溪边成小隐,竹里结茅庐。

养鹤忧无料,盟鸥喜有书。

山深寒到早,门静客来疏。

风俗饶淳朴,游心太古初。

(0)

次韵赵祭酒城东宴集·其五

仙家高馆隔红尘,流水联阶竹树新。

学士重来今白发,冯阑空忆种花人。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