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板休题只任真,也无艰苦与悲辛。
屠苏后饮身虽老,毛颖频挥道不贫。
昨夜灯花今岁兆,今朝元日昨宵春。
迩来时俗全非古,乌帽长衫能几人。
桃板休题只任真,也无艰苦与悲辛。
屠苏后饮身虽老,毛颖频挥道不贫。
昨夜灯花今岁兆,今朝元日昨宵春。
迩来时俗全非古,乌帽长衫能几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春节时的平和心境。"桃板休题只任真,也无艰苦与悲辛"表达了老人对生活的坦然态度,无论是喜悦还是忧愁,他都能以一种超脱的心态去面对。
"屠苏后饮身虽老,毛颖频挥道不贫"则写出了老人的豪爽与乐观,即便身体已经衰老,但他仍然能够享受生活中的小快乐,如过年时的屠苏(即春节期间的一种习俗,家人聚在一起饮酒)后还能举杯畅饮,他通过挥舞手中的白发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丰富和满足感。
"昨夜灯花今岁兆,今朝元日昨宵春"这两句诗描写了时间的流转与节气的更替。昨晚的灯火代表着旧岁的结束,而今朝的到来则预示着新一年的开始。"昨宵春"意指昨夜依然是春天,这里的"春"不仅仅是季节,更有时光流转之意。
最后两句"迩来时俗全非古,乌帽长衫能几人"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现代社会与古代风貌大相径庭的感慨。"乌帽长衫"象征着古人的雅致与文明,而现在能够保持这种气质的人却寥若晨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老者在春节时的心境描写,表达了对传统美好生活的怀念,以及面对现代社会变迁时保持个人品格的重要性。
尚记侨居忆故园,俄闻华屋耸榱椽。
连樯大舶回前浦,皓齿清歌出广筵。
得丧已齐身外物,安閒自乐性中天。
岳庄原上归全处,手种松杉起绿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