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海阳侄讣》
《闻海阳侄讣》全文
宋 / 陈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近来不得海阳书,但见诸公论荐渠。

四十二年成夭阏,慈兄岂是泽无馀。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énhǎiyángzhí
sòng / chén

jìnláihǎiyángshūdànjiànzhūgōnglùnjiàn

shíèrniánchéngyāoèxiōngshì

翻译
最近没有收到海阳的书信,只能看到大家在讨论推荐他。
四十二年的努力如同被阻隔,我那慈爱的兄长怎会没有留下恩泽。
注释
近来:最近。
不得:没有得到。
海阳书:来自海阳的书信。
诸公:众人。
论荐:讨论和推荐。
渠:他(指海阳)。
四十二年:多年。
成:如同。
夭阏:受阻或不得志。
慈兄:慈爱的兄长。
岂是:难道是。
泽:恩泽。
无馀:没有剩余。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陈宓对海阳侄子不幸去世的深深悲痛和对侄子一生遭遇的感慨。首句"近来不得海阳书"直接表明了诗人与侄子失去联系,无法得到他的消息,流露出思念之情。接着的"但见诸公论荐渠"暗示侄子生前可能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名声,人们在谈论他,然而这却成了诗人得知他去世的途径,更显凄凉。

"四十二年成夭阏",四十二年短暂的人生突然结束,诗人感叹生命的无常和侄子的早逝,"夭阏"一词传达出深深的哀伤。最后两句"慈兄岂是泽无馀",诗人以慈爱长兄的身份自居,质疑自己未能给予侄子更多的庇护和关爱,表达了对自己未能尽到责任的自责和对侄子命运的惋惜。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通过简洁的叙述和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亲人离世的深切哀悼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陈宓
朝代:宋

(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
猜你喜欢

阮学愚处士致爱堂成

孝心一念故分明,祀事多年始发诚。

风木之悲时易代,孩提之慕老难更。

人文盛世重宣朗,礼教名家载肃清。

多少丹青焕闾里,独于仁孝写真情。

(0)

中秋同汤九山游黄云

蜡屐多时制始成,好山须伴好人行。

风流未敢轻前辈,歌咏还思逐后生。

黄菊不嫌秋色老,苍烟随变晚山青。

高台此日观云物,气祲南游翳日明。

(0)

钟海月相邀和韵

共谁看水过江潭,剩有秋光入雅谈。

又放一瓢来水北,得从诸老过溪南。

醉听弄竹风潇飒,坐对归巢鹤两三。

不是习池多野兴,山公那得屡停骖。

(0)

丙戌九日重过吴兴

苕水西来引秀江,秋风秋晚挟轻航。

残烟断霭横村落,酒舍旗亭接野塘。

山色歌姬残翠黛,稻香田父砍云黄。

吴中好景谁收拾,自笑重来鬓已苍。

(0)

归自罗浮访望翁爱峰亭题壁

不用一字已升天,罗浮回首气如仙。

榴皮小记回公迹,会与卢公结永年。

(0)

再访南岩僧家二首·其二

禅定诸僧终未了,更须长钟作生涯。

若教心了亦自足,肯羡钟鸣鼎食家。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