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春春闰太从容,即次莺花老渐慵。
送夕柳边斜照浅,留寒雨外湿云重。
烹龟自惜千年表,放鹤先栽九里松。
人事天情宜痼疾,草堂曲曲暮烟封。
馀春春闰太从容,即次莺花老渐慵。
送夕柳边斜照浅,留寒雨外湿云重。
烹龟自惜千年表,放鹤先栽九里松。
人事天情宜痼疾,草堂曲曲暮烟封。
这首诗是王夫之在明末清初所作的《春山漫兴七首》中的第七首,描绘了春天延长的余韵以及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悟。首句“馀春春闰太从容”表达了春天因闰月而显得格外漫长,诗人感到有些慵懒,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下来,“送夕柳边斜照浅,留寒雨外湿云重”描绘了傍晚时分,夕阳在柳树边投下浅淡的光影,而雨后的天空则云层厚重,带有几分凄凉和湿润。
“烹龟自惜千年表”一句,诗人以烹煮龟甲寓言,暗示自己珍惜岁月,希望能长久如龟甲般坚硬。而“放鹤先栽九里松”则借养鹤与种松,寄托了诗人追求自由与超脱的心境,九里松象征着长寿与高洁。
最后两句“人事天情宜痼疾,草堂曲曲暮烟封”,诗人认为人世间的事务和个人情感如同顽疾,难以根治,而他在草堂中度过的生活,被傍晚的烟雾笼罩,更显宁静与孤独。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沉的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对春日余韵的独特感受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日夕历城闉,回策步林囿。
北眺邯郸道,南瞻太行岫。
幽泉激清澜,荒薄森长秀。
旷野零飞藿,重岩响哀狖。
徬徨含远志,眄睐展遐觏。
燕赵负豪略,土风夙所究。
廉颇守长平,秦人却西寇。
李牧出雁门,北马避南狩。
畴曩遘运会,匠者顾微陋。
谬升朝右位,滥陪群彦后。
质非荆山璞,雕饰良已厚。
中区增震荡,边鄙多斥候。
投迹依帷幄,短策非可售。
仰恧昔贤轨,嘉惠自难副。
斯言岂虚作,亮之惟朋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