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树留残雨,层城带晚烟。
炉香菰米熟,架满豆花鲜。
未改狂奴态,还为长吏怜。
不因公事暇,那赋白云篇。
高树留残雨,层城带晚烟。
炉香菰米熟,架满豆花鲜。
未改狂奴态,还为长吏怜。
不因公事暇,那赋白云篇。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城市的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首联“高树留残雨,层城带晚烟”,以“高树”和“层城”为背景,通过“残雨”和“晚烟”营造出一种雨后黄昏的氛围,既展现了自然界的清新与静谧,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接着,“炉香菰米熟,架满豆花鲜”两句,转而描写室内的情景。炉香袅袅,菰米煮熟,空气中弥漫着温馨的气息;室外豆花盛开,色彩鲜艳,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生活的闲适,又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未改狂奴态,还为长吏怜”则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官场,但依然保持真我,不改本色,这种态度赢得了长官的怜爱,体现了诗人的人格魅力和处世哲学。
最后,“不因公事暇,那赋白云篇”一句,表明诗人并非为了公事的空闲才赋诗,而是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这里的“白云篇”可能是指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诗歌主题,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雨后城市的生活画卷,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个人情感和生活态度的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