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庄辟古道,厓厈何嶙峋。
大木荫十亩,穴居相比邻。
牛羊溷床荐,相依如所亲。
谓将赖孳息,且足分劬勤。
荒歉偶不继,贵畜还贱身。
补救得其偏,苍昊奚非仁?
蒿目吾何辞,是亦天生民。
田庄辟古道,厓厈何嶙峋。
大木荫十亩,穴居相比邻。
牛羊溷床荐,相依如所亲。
谓将赖孳息,且足分劬勤。
荒歉偶不继,贵畜还贱身。
补救得其偏,苍昊奚非仁?
蒿目吾何辞,是亦天生民。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田园的景象,通过描述田庄、山崖、大树以及牛羊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生。诗中提到的“田庄辟古道,厓厈何嶙峋”,描绘了古老的田间小路和险峻的山崖,营造出一种原始而宁静的乡村氛围。
接着,“大木荫十亩,穴居相比邻”描绘了大树覆盖下的广阔土地,以及动物们在洞穴中相依为伴的生活场景,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存。而“牛羊溷床荐,相依如所亲”则进一步强调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联系,仿佛它们彼此都是最亲近的伙伴。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揭示了自然界中不可避免的起伏变化:“谓将赖孳息,且足分劬勤。荒歉偶不继,贵畜还贱身。”这里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思考,即使人们依赖于自然资源繁衍生息,但自然灾害的不期而至,使得珍贵的牲畜也可能因歉收而变得一文不值,体现了自然界中不可预测性和生命的脆弱性。
最后,“补救得其偏,苍昊奚非仁?”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法则的理解和敬畏,认为即使是看似残酷的自然现象,也是宇宙仁慈的一部分。“蒿目吾何辞,是亦天生民。”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感慨,认为无论是面对自然的恩赐还是挑战,人类都应顺应自然,珍惜生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在自然面前人类的渺小与伟大。
独壑临万嶂,苍苔绝行迹。
仰窥猿挂树,俯对鹤巢石。
上有一岩屋,相传灵人宅。
深林无阳晖,幽水转鲜碧。
拾薪遇遗鼎,探穴得古籍。
结念候云兴,烧香坐终夕。
山水路悠悠,逢滩即殢留。
西江风未便,何日到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