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新秋》
《和新秋》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帘捲西山雨乍停,自知时节候虫声。

新凉邂逅如佳客,残暑留连似宿酲。

可见韩檠灯下志,且怜班扇箧中情。

若为解得吾民愠,更鼓南风一再行。

(0)
鉴赏

这首诗《和新秋》由金末元初的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秋时节的景象与感受。

首联“帘捲西山雨乍停,自知时节候虫声”,开篇即以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一幅雨后初晴、秋虫鸣叫的景象。卷起的窗帘映衬着西山的轮廓,雨后的清新空气与虫鸣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这里的“自知时节”不仅指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感知,也暗含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顺应。

颔联“新凉邂逅如佳客,残暑留连似宿酲”,进一步深化了对初秋的感受。新来的凉意如同不期而遇的贵客,给人带来惊喜与舒适;而残留的暑气则像是醉酒后的宿醉,既让人怀念又感疲惫。这两句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得读者能够深刻体会到诗人对季节过渡时微妙情感的捕捉。

颈联“可见韩檠灯下志,且怜班扇箧中情”,转而抒发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同情。韩檠与班婕妤是古代文人墨客常提及的两位女性形象,分别代表了文学创作与节俭美德。这里通过“灯下志”与“扇中情”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人追求理想与坚守节操精神的赞美与共鸣。

尾联“若为解得吾民愠,更鼓南风一再行”,则展现了诗人对社会民生的关注与思考。在诗人看来,如何解决百姓的疾苦,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他希望借助南风的力量,再次吹拂大地,寓意着通过某种方式来缓解民众的忧愁与苦难。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对社会公正与和谐的向往。

整体而言,《和新秋》不仅描绘了初秋的自然景观,还蕴含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感悟、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怀,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山溪得梅

幽溪青草结,沿爱适旁源。

深竹水流路,无人梅一村。

云烟寻不到,泉石自相敦。

明发须佳侣,香敲积雪门。

(0)

过苏州访沈去疑年兄不果·其一

言寻大隐庐,铁瓮乃其居。

榜子一何横,催人不肯舒。

未能酬季诺,思觅寄鸿书。

远来频相问,姑苏或往诸。

(0)

寄友

蓦尔逢君面,相看祇自痴。

强将心半住,争奈影犹离。

兰籍永为好,骚坛或可期。

怀人长啸处,恐有白云低。

(0)

平声四韵·其二十一

清空馀两耳,惊定听宣麻。

禹贡山川美,豳风岁月嘉。

豫章高百尺,绵水下三巴。

青琐黄扉近,何辞道路赊。

(0)

平声四韵·其十五

幽约病中惬,药囊手自删。

应同凫泛泛,亦与浪翻翻。

曳雪穷冬意,翔风挂席间。

自辞章贡地,舟小藉双鬟。

(0)

平声四韵·其二

乡关何处是,舟楫自秋冬。

亦有趋庭礼,兼之令节逢。

别筵犹昨日,贫信漫催侬。

愁恨无多少,将诗取次供。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