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发渡金坛,星疏月未残。
三峰如句曲,百折似严滩。
村杵和霜下,渔灯隔雾看。
吴歈多苦调,并入橹声寒。
晓发渡金坛,星疏月未残。
三峰如句曲,百折似严滩。
村杵和霜下,渔灯隔雾看。
吴歈多苦调,并入橹声寒。
这首《蒋墅晓行》描绘了清晨从金坛渡口出发时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黎明时刻的宁静与美丽。
“晓发渡金坛,星疏月未残。” 开篇即点明时间与地点,晨光初现,渡口静谧,星星稀疏,月亮还未完全隐去,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
“三峰如句曲,百折似严滩。” 接着,诗人通过比喻手法,将眼前的山峰比作句曲山,百转千回的河流则像严滩一样,形象地描绘了山川的壮丽与河流的曲折,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秀美。
“村杵和霜下,渔灯隔雾看。”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生活场景,捣衣声与霜雪交织,远处渔舟上的灯火在雾气中若隐若现,生动地展现了农村生活的宁静与祥和。
“吴歈多苦调,并入橹声寒。” 最后,诗人将目光转向了水面上的船只,船桨划破水面的声音与远方传来的吴地歌曲交织在一起,仿佛都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整首诗通过对清晨渡口、山川、村庄、船只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乡村生活的深切感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画面感。
山路馥幽花,探泉入溪谷。
蓝舆过寺门,石骨乱飞瀑。
跨涧饮列虹,方池浸寒玉。
朱鳞戏碧波,翠藓上斑竹。
绀殿俯冬青,齐奉古天竺。
携樽塔院西,野梅傍山麓。
因想坡公游,葛巾连野服。
引瓷夜月凉,树下《茶经》续。
甘冽赛中泠,七碗驱烦浊。
余亦挂诗瓢,聊步古人躅。
藉此一泓清,鉴彼须眉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