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不前人生谩前,老来嫌怕占人先。
只便岁晚屠苏酒,后饮翻成最少年。
学不前人生谩前,老来嫌怕占人先。
只便岁晚屠苏酒,后饮翻成最少年。
这首诗《老叹》由宋代诗人萧立之创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老年人对时光流逝、年华易逝的感慨。
首句“学不前人生谩前”,诗人以“学不前”与“人生谩前”形成鲜明对比,指出自己在学习上无法跟上人生的脚步,表达了对时间飞逝、知识更新速度远超个人学习速度的无奈和感慨。这里的“谩前”即“空自前行”,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匆忙。
次句“老来嫌怕占人先”,进一步阐述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开始害怕在某些事情上领先于他人,可能是因为担心自己的能力或状态无法支撑这样的领先地位,也可能是在感叹岁月催人老,过去的自己已经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勇往直前。
后两句“只便岁晚屠苏酒,后饮翻成最少年。”则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种反差:在岁末之时,人们通常会喝屠苏酒庆祝新年,而诗人却选择在众人之后饮用,这反而让他感觉仿佛回到了最年轻的时光。这里通过饮酒这一传统习俗,巧妙地将时间的循环与个人心境的转变联系起来,暗示了即使在老年,内心仍能保持年轻的心态,享受生活的每一个瞬间。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年龄、学习与生活态度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独到见解,以及在面对岁月流逝时的乐观与智慧。
厩牧三年厌苦频,况令持斧似行春。
民氓堕窳怀宽政,吏士因循倚近亲。
被水田畴思贷种,经冬鳏寡待周贫。
想今愈有江湖兴,亦欲同君一钓纶。
矻矻雕镌役俗儿,六经尘土有谁吹。
我追往圣思前躅,子苟安行即后时。
大遇定为当世福,不逢犹作后来师。
思量最是男儿事,此外吾曹不足期。
虚堂响应声,皎月形和影。
春到也须还,长红多紫啼条梗。
况有光风丽日,能消积雪繁霜,青女休言胜。
扶摇借便,请看天池发鹏兴。
人言强汉,治道夸文景。
谁能尧舜其君,远继阿衡圣。
富贵吾所自有,宰相时来则为,自不烦趋竞。
欲寻文会诗盟,得酒且相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