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灵岩寺》
《游灵岩寺》全文
明 / 王越   形式: 古风

前峰俯伏如象卧,后岩蹲踞如狮坐。

东南朝拱朗公山,路接鸡鸣寨下过。

中间掩映梵王宫,五花宝殿高玲珑。

石门深锁观音洞,峭壁斜生摩顶松。

松枝遥指天门树,老禅创始开山处。

面前涌出甘露泉,流浆香积厨房去。

香积厨中杖锡泉,黄龙白鹤相通连。

又添平岸池头水,净洗菩提种福田。

一重流水一重竹,竹编尽是山僧屋。

上方下界知几重,银杏红椒满空谷。

山僧汲水煮新茶,茶罢焚香看佛牙。

莫言此事为虚诞,请君更问铁袈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灵岩寺的壮丽景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将灵岩寺周边的自然景观与寺庙建筑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首先,诗中提到的“前峰俯伏如象卧,后岩蹲踞如狮坐”,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形态,仿佛大象和狮子般威严而沉稳,为读者勾勒出一幅雄伟壮观的画面。

接着,“东南朝拱朗公山,路接鸡鸣寨下过”则展现了灵岩寺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它位于朗公山的东南方向,道路蜿蜒通向鸡鸣寨,暗示着灵岩寺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独特的交通位置。

“中间掩映梵王宫,五花宝殿高玲珑”描绘了寺庙的建筑之美,宫殿错落有致,色彩斑斓,玲珑剔透,展现出佛教圣地的庄严与神秘。

“石门深锁观音洞,峭壁斜生摩顶松”则进一步强调了寺庙内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共存,观音洞隐藏于石门之后,摩顶松斜生在峭壁之上,既增添了神秘感,也体现了自然与宗教的融合。

“面前涌出甘露泉,流浆香积厨房去”描述了寺庙内的清泉与厨房,甘露泉象征着纯净与滋养,香积厨房则是僧侣们日常生活的写照,体现了佛教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修行的实践。

“香积厨中杖锡泉,黄龙白鹤相通连”则通过杖锡泉与黄龙、白鹤的联系,进一步强化了灵岩寺作为佛教圣地的神圣与祥和之气。

“又添平岸池头水,净洗菩提种福田”表达了对佛法传播与修行的重视,池水象征着洗涤心灵,净洗菩提种子,寓意着播种善行与智慧。

“一重流水一重竹,竹编尽是山僧屋”描绘了寺庙周围的自然环境与僧侣的生活场景,流水与翠竹相映成趣,竹编的房屋则体现了僧侣简朴的生活方式。

“上方下界知几重,银杏红椒满空谷”则通过银杏与红椒的对比,展现了寺庙所在山谷的丰富生态,同时也暗示了佛教思想的深远与广泛影响。

最后,“山僧汲水煮新茶,茶罢焚香看佛牙”描绘了僧侣们日常生活的宁静与专注,煮茶、焚香、观佛牙,这些仪式性的活动不仅体现了佛教修行的严谨,也展示了僧侣们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莫言此事为虚诞,请君更问铁袈裟”则以一句反问结束,鼓励读者深入探索灵岩寺的历史与文化,铁袈裟作为佛教圣物的象征,进一步强调了寺庙的神圣性和历史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灵岩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景观的壮美与和谐,也深刻揭示了佛教文化的内涵与精神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与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越
朝代:明

猜你喜欢

述怀二首·其二

皇皇长安都,赫赫金张第。

车马竞奔趋,穷达在片议。

绮丽世所欣,崇高物恒忌。

何如古逸民,蓬门卧幽閟。

(0)

西江月·其五

此老谁描拙状,今朝持献生辰。一人能变作三人。

说与儿曹未信。坐者行者立者,化身报身法身。

且须辨取假和真。肥瘦短长休问。

(0)

卜算子

绿烛间红花,绝艳交相照。

不分花时雨又风,折取供吟笑。

拟把插乌巾,却恨非年少。

点笔舒笺领略渠,座客词俱妙。

(0)

王徵君松阴独坐图

盘石走新萝,飞流下层巘。

抱琴如有期,心与孤云远。

鸟来天际微,林光澹将晚。

受此松气清,坐啸不知返。

(0)

留客

田庐欠过从,每与樵渔伍。

胸中抱郁郁,舌在不能吐。

佳客忽顾我,苦留终日语。

林间喜徜徉,纵舌评今古。

所具只村醪,水竹当笾俎。

临去约重来,一笑便相许。

(0)

既为谊夫赋坟庐诗乃蒙和韵再成十首为谢兼简韶美以资一噱·其三

伏羲画卦后,文字积丘山。

谁知圣人意,要妙唯一言。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