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笔授轩》
《笔授轩》全文
宋 / 方信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制止遗踪底处寻,相传笔授此丛林。

毗卢四万八千卷,正要墨池如许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òuxuān
sòng / fāngxìn

zhìzhǐzōngchùxúnxiāngchuánshòucónglín

wànqiānjuànzhèngyàochíshēn

注释
制止:阻止或寻找。
遗踪:遗留的痕迹或踪迹。
底处:具体位置或尽头。
相传:据传或传说。
笔授:传授笔法。
丛林:这里指书法艺术的聚集地或寺庙。
毗卢:佛教中的一尊大佛名,象征智慧。
四万八千卷:极言数量众多,形容藏书丰富。
墨池:古代文人磨墨的地方,比喻学问渊博。
如许:如此,这样。
翻译
无法在何处寻找遗留的痕迹,
听说这里是笔法传授的圣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信孺的作品,名为《笔授轩》。从这短暂的片段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书法艺术的深厚情感和高超造诣。

"制止遗踪底处寻" 一句,表达了诗人在探索古代书法家笔迹的意志,似乎是在追寻那些埋藏在历史深处的艺术秘密。"相传笔授此丛林",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书法技艺传承的重视,将这种传承比作一片茂密的森林,充满了生命力和艺术的精髓。

"毗卢四万八千卷" 这句话出自佛经,用以形容巨大无边的数量。诗人借此来形容书法作品的丰富与广博,显示了他对书法艺术无穷尽的追求和敬仰。最后一句 "正要墨池如许深" 则揭示了诗人对于书法艺术的理解,即书写之技巧应达到如同深不可测的墨池一般,这不仅是技术上的要求,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追求。

整体来看,方信孺通过这首诗展现了他对古代文化的尊崇和对书法艺术的精湛研究,同时也反映出诗人本身对于书法技艺的高超造诣与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方信孺
朝代:宋

方信孺[公元1177年至1222年]字孚若,兴化军(四库总目作,莆田霞皋)人。生于宋孝宗淳熙四年,卒于宁宗嘉定十五年,年四十六岁。有隽才,未冠能文。周必大、杨万里颇赞善之。以荫补番禺尉,治盗有异绩。开禧三年,(公元一二零七年)假朝奉郎使金,自春至秋三往返,以口舌折强敌。历淮东转运判官,知真州。后奉祠归,屏居岩穴,放浪诗酒以终。其父为叶颙宰相的女婿,其为叶颙宰相的孙女婿。
猜你喜欢

芹溪九曲诗·其六

六曲溪环处士家,鼓楼楼下树槎枒。

龙去潭空名不朽,惟见平汀涌白沙。

(0)

益公道人相见信安道温陵旧游出示近诗因次其韵·其一

别来几度见归鸿,岁月悠悠一梦中。

莫道相望湖海阔,争知千里不同风。

(0)

次韵宿密庵

忽作经宵别,胸奇莫与陈。

暮归誇得句,寒苦顿生春。

道义知无斁,文章自有真。

它年应共说,此日自由身。

(0)

马上赠林择之

与君归思渺悠哉,马上看山首共回。

认取山中奇绝处,他年无事要重来。

(0)

后洞雪压竹枝横道

石滩联骑雪垂垂,已把南山入小诗。

后洞今朝逢折竹,却思联骑石滩时。

(0)

次秀野杂诗韵.刻漏

无疑莫诣君平肆,任运休寻季主家。

谩设铜壶候尺咫,闲参玉表验分差。

不妨启处知时节,那更荣枯纪岁华。

却羡升平好官府,日高三丈放朝衙。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