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疑莫诣君平肆,任运休寻季主家。
谩设铜壶候尺咫,闲参玉表验分差。
不妨启处知时节,那更荣枯纪岁华。
却羡升平好官府,日高三丈放朝衙。
无疑莫诣君平肆,任运休寻季主家。
谩设铜壶候尺咫,闲参玉表验分差。
不妨启处知时节,那更荣枯纪岁华。
却羡升平好官府,日高三丈放朝衙。
此诗《次秀野杂诗韵·刻漏》由宋代诗人朱熹所作,通过“无疑莫诣君平肆,任运休寻季主家”两句开篇,以君平和季主为典故,表达了对命运与占卜的淡然态度,暗示着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生活哲学。接着,“谩设铜壶候尺咫,闲参玉表验分差”两句,以古代计时工具铜壶滴漏和玉表为喻,描绘了时间流逝的无声无息,强调了时间的不可逆性和对时间的客观认知。
“不妨启处知时节,那更荣枯纪岁华”则进一步阐述了对季节变化的理解,认为了解时节的变化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并不需过分关注或刻意记录,体现了对自然界规律的尊重与顺应。最后,“却羡升平好官府,日高三丈放朝衙”表达了对太平盛世中官员生活状态的羡慕,日高三丈即太阳升起三丈,象征着时间的推移和平静有序的生活节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间、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和谐、平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