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欲尽阔无边,金山当中唯一石。
潮平风静日浮海,缥缈楼台转金碧。
瓜洲初见石头城,城下波涛与海平。
中流转柂疑无岸,泊舟未定僧先迎。
山中岑寂恐未足,复将江水绕山麓。
四无邻家群动息,钟声铿锽答山谷。
乌鸢力薄堕中路,惟有胡鹰石上宿。
谁知江海多行舟,游人上下夺岩幽。
老僧心定身不定,送往迎来何时竟。
朝游未厌夜未归,爱山如此如公稀。
不待游人尽归去,恐公未识山中趣。
长江欲尽阔无边,金山当中唯一石。
潮平风静日浮海,缥缈楼台转金碧。
瓜洲初见石头城,城下波涛与海平。
中流转柂疑无岸,泊舟未定僧先迎。
山中岑寂恐未足,复将江水绕山麓。
四无邻家群动息,钟声铿锽答山谷。
乌鸢力薄堕中路,惟有胡鹰石上宿。
谁知江海多行舟,游人上下夺岩幽。
老僧心定身不定,送往迎来何时竟。
朝游未厌夜未归,爱山如此如公稀。
不待游人尽归去,恐公未识山中趣。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和子瞻金山》,诗人以长江、金山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江海壮丽图景,同时也融入了对友人子瞻的深深敬意。首句“长江欲尽阔无边,金山当中唯一石”,展现了长江的浩渺与金山的独特,暗示了金山的孤峙之美。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潮水、楼台、瓜洲、石头城等意象,描绘了江面的平静与楼阁的辉煌,以及江流的深远。
诗人以“中流转柂疑无岸”表达江水的宽广,而“僧先迎”则体现了僧人的热情好客。山中的寂静被“钟声铿锽答山谷”打破,增添了禅意。乌鸢和胡鹰的描绘,又显出自然生态的生动。最后,诗人感叹“游人上下夺岩幽”,表达了对山水之美的留恋,并借“老僧心定身不定”寄寓对子瞻心境的赞赏。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开阔,既描绘了金山的景色,也寓含了对友情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子瞻独特人格的赞美。苏辙以山水为载体,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和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情怀。
甚催红斗紫,竟日里、铃幡轻掣。
暗尘坐飞,虞泉光半灭。不下旌节。
漫试天蓬舞,坏桥槎柳,映彩旗风揭。
偷情换雨催狂热。麝捣香灰,酥搓粉缬。
蛾眉竞朝星阙。正春游曲宴,欢笑声彻。歌阑漏歇。
奈琼肤翠发。向晚铢衣冷,还恋别。芳菲付与鶗鴂。
怕丛台步误,薄寒侵袜。留仙远、舞裙轻绝。
应不为、碧海栽桑待满,抱愁奔月。
回飙送、弱絮飘雪。访断云、共说残镫事,金虫梦结。
妍景销愁,轻衫乘兴,扁舟往还。
遇使君倒屐,银床枕簟,群贤倾盖,玉佩刀镮。
下若新醅,前溪妙舞,落日楼台雨后山。
雕阑外,有名花婀娜,娇鸟绵蛮。衰翁天放疏顽。
况廿载重来讵等閒。
叹此方严虎,青丝白马,当年宋态,绿鬓红颜。
春色依然,旧游何处,剩得东风柳一湾。
吾堪老,傍鸥汀雁渚,石户松关。
崇墉积翠,望关门一线,似县檐溜。
瘦马登登愁径滑,何况新霜时候?
画鼓无声,朱旗卷尽,惟剩萧萧柳。
薄寒渐甚,征袍明日添又。谁放十万黄巾?
刃泥不闭,直入车箱口。
十二园陵风雨暗,响遍哀鸿离兽。
旧事惊心,长途望眼,寂寞閒庭堠。
当年锁论,董龙真是鸡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