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寒约住桃华路。无奈幽窗朝又暮。海客传芳。
簇玉纤英亦晚香。温香徐送回炎梦。
和墨融青初解冻。萼染黄轻。爇蜡仙裳照夜晴。
残寒约住桃华路。无奈幽窗朝又暮。海客传芳。
簇玉纤英亦晚香。温香徐送回炎梦。
和墨融青初解冻。萼染黄轻。爇蜡仙裳照夜晴。
这首诗描绘的是早春时节,残冬余寒尚未完全消散,桃花之路仍被微微的寒意所笼罩。诗人笔下的“桃华”(桃花)在这样的环境下开放,虽然幽静的窗户前从早到晚都能见到它们,但其开放似乎有些迟缓,如同远方海客带来的芬芳,虽美却不急于一时。"簇玉纤英亦晚香"形象地写出花朵如玉般洁白,花香淡雅,直至傍晚才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接下来,诗人通过"温香徐送回炎梦",暗示了这股香气能温暖人心,仿佛将炎炎夏日的梦境带回现实。"和墨融青初解冻"则进一步描绘了花香与墨香交融,如同春天的到来使得万物复苏,冰雪初融。最后两句"萼染黄轻,爇蜡仙裳照夜晴",以蜡烛的光芒比喻花朵的光华,夜晚中,这些花朵犹如仙子的衣裳,照亮了晴朗的夜空,给人以明亮而宁静的美感。
整体来看,这首《偷声木兰花·洋晚香玉》通过对洋晚香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早春时节的清新与静谧,以及花香带来的温暖与希望,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赞美。
又逢重九日,七载寓僧庐。
送酒人何在,迎风帽自如。
萸肥含味远,菊瘦著花疏。
祇么酬佳节,诗成茧纸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