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客出湖亭,官道迢遥接杳冥。
百里平原经雨绿,两行高柳束天青。
蛙声鸟语随鞭影,水态山容足性灵。
为访瑶池歌舞地,飘零黄竹不堪听。
春风送客出湖亭,官道迢遥接杳冥。
百里平原经雨绿,两行高柳束天青。
蛙声鸟语随鞭影,水态山容足性灵。
为访瑶池歌舞地,飘零黄竹不堪听。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出行的景象,诗人谭嗣同在春风的陪伴下离开湖亭,踏上官道,路途遥远而开阔,雨后的百里平原一片翠绿,两旁高大的柳树映衬着天空的青色。沿途蛙声鸟语与行者的马鞭声交织,显示出大自然的生机盎然。然而,诗人的心境却转向对瑶池仙境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中如黄竹般飘零的感慨,暗示了他对世事变迁的无奈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整体上,这首诗以景寓情,既有自然之美,又蕴含深沉的人生哲思。
物意人情,各喜盗平。盗在当身,胡不自嗔。
窃义窃仁,曰我圣人。盗钩曰偷,盗国曰侯。
侯门义存,矧夫一尊。吴荆淫号,中土云奔。
自兹以往,安可复论。智为盗取,圣为盗守。
始负而走,终居若有。斗斛权衡,既作弥争。
斧钺轩冕,谁宠谁惊。圣人不耻,大盗不止。
焚符破玺,而民朴鄙。胶离朱目,塞瞽矌耳。
削史钳墨,如攦倕指。至德玄同,容成诸氏。
鸢飞戾天,鱼静于水。盗蹠亡言,啍啍日已。
圣人复起,孰能盗诡。胠箧之徒,自生自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