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日集海幢丈室呈乐和尚》
《春日集海幢丈室呈乐和尚》全文
明 / 释古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海烟晴捲法堂开,词客相过次第裁。

野寺正当逢上巳,疏钟频得共登台。

风回鹤影移吟榻,泉带荷香入茗杯。

自此芳踪追白社,同群还是旧宗雷。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释古易的《春日集海幢丈室呈乐和尚》描绘了春日里与友人在海幢丈室相聚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活动的和谐交融。

首联“海烟晴捲法堂开,词客相过次第裁”,开篇即以“海烟晴捲”描绘出一幅晴朗之日,海面烟雾散去,法堂(佛教僧侣居住和讲经的地方)大门敞开的画面,预示着聚会的开始。接着,“词客相过次第裁”则点明了参与聚会的文人雅士们依次到来,为聚会增添了文采和雅致。

颔联“野寺正当逢上巳,疏钟频得共登台”,进一步描述了聚会的地点——一处位于郊外的寺庙,在上巳节这一天,众人在此聚会。上巳节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人们常在此时到水边洗濯,以祈求去除不祥。此处“疏钟频得共登台”则暗示了聚会的氛围轻松愉悦,众人在钟声的陪伴下共同登高望远,享受春日的美好时光。

颈联“风回鹤影移吟榻,泉带荷香入茗杯”,继续描绘聚会中的细节。微风吹动,鹤影在空中缓缓移动,仿佛与吟诗作对的文人们互动;清泉流淌,荷香随风飘至茶杯之中,使得品茗之时更添一份清新与雅趣。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与日常生活场景的融合,展现了聚会的高雅与闲适。

尾联“自此芳踪追白社,同群还是旧宗雷”总结了聚会的意义。白社是古代文人雅集的代称,这里借指聚会后文人们将共同追寻文学与艺术的追求,如同旧日宗雷(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文学或艺术流派)一样,保持原有的精神纽带和艺术追求。这表达了聚会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相聚,更是精神上的共鸣与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明代文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作者介绍

释古易
朝代:明

古易,字别行。番禺人。俗姓崔。族本儒家,与从父广慈大师同师天然老和尚。逮终养后,挈其妇与一女一子相继禀具。初为雷峰殿主,迁典客,寻掌书记。尊礼旋庵湛公,恩如父子。临化以手枕卧,顺适而终。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八有传。
猜你喜欢

壬申年封州自正旦雨至元宵不止

江风侵山云不乾,迎春送腊雨漫漫。

勾萌潜识化工意,泥淖莫嗟行路难。

闭户定无元夜醉,拥衾如对九秋寒。

池塘烟草弄风日,此景当从晴后看。

(0)

宿长芦寺下四绝·其二

来帆风饱自行快,去桨浪高知进难。

舟子勿生淹泊恨,偶然迟速我殊安。

(0)

春到村居好四绝·其四

春到村居好,清明欲禁烟。

乱红桃下雨,轻白柳飞绵。

(0)

老翁真个似童儿汲井埋盆作小池退之句也去岁用此尝为小诗云半区茅屋裹疏篱无地容盆作小池祗有案头翻笔墨老翁髣髴似童儿邻舍老近以石方盆见借可容水三升置小鱼其间终日观之不厌复借退之全句成一绝

谁镌紫石仅如斗,我贮清泉将作池。

养得小鱼终日看,老翁真个似童儿。

(0)

九六编成考左氏所载卦象以近世占法合之得一绝

静坐义规三易古,焚香蓍布六爻灵。

反身修德前贤意,莫把穷通叩杳冥。

(0)

豫章客楼

荠菜花开雨未晴,章江烟柳正愁人。

无钱可买东风醉,自写唐诗过一春。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