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笔昔传九天上,诛茅今老万山中。
殷勤封内种花令,物色畦间拾穗翁。
道是单传曾雪立,元来一字耻雷同。
语君此事须商榷,唐律尤难似古风。
落笔昔传九天上,诛茅今老万山中。
殷勤封内种花令,物色畦间拾穗翁。
道是单传曾雪立,元来一字耻雷同。
语君此事须商榷,唐律尤难似古风。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刘克庄所作,名为《和兴化赵令君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古人文风的怀念,以及对于当时唐律诗体的困难和挑战的感慨。
"落笔昔传九天上" 这句话表明了古代文学家笔下生花的非凡能力,他们的作品仿佛来自高远的九天之上,充满了神圣的力量和美丽。"诛茅今老万山中" 则是说现在的诗人已不复见当年那等风采,如同被流放到万山中一般,表达了一种对现实的失望和对于古代文学的怀念。
"殷勤封内种花令" 中的“花令”可能指的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歌,他在诗中常用“花”字,以此比喻诗中的意象丰富多彩。"物色畦间拾穗翁" 这里的“物色”指的是自然界万物之色彩,"畦间"是田野之间的意思,而“拾穗翁”则形容一个老农在田间收集稻穗的情景。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进行捕捉和描绘的愿望。
"道是单传曾雪立,元来一字耻雷同" 这两句是说古代的文学巨匠如曾参、雪涛等人,他们的作品传承至今,每一个字都堪称完美。而“一字耻雷同”则表明现在的诗人们即使写出一个字,也无法与古人相比,感到羞愧。
"语君此事须商榷,唐律尤难似古风" 这两句是说,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特别是在唐律这方面,更是难以达到古人的境界,因为它对平仄、韵脚等形式要求极高。
总体来说,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古代文学艺术的崇敬和怀旧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文学创作困难的感慨,以及对唐律这一传统诗歌形式的尊重与挑战。
送客来山寺,客去独凭栏。
新篁已解箨,莹眼青琅玕。
玉台居上头,连峰郁巑岏。
清泉动古甃,凉飔发轻纨。
黄云刮欲空,子规鸣声酸。
秋种亦已布,豆菽行漫漫。
诚知藩寄忝,但愿农亩安。
归路转沙碛,广川浩澄澜。
物色固自好,我忧何当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