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四月十八日送连帅毋丘厚卿三圣院即事》
《四月十八日送连帅毋丘厚卿三圣院即事》全文
宋 / 李壁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送客来山寺,客去独凭栏。

新篁已解箨,莹眼青琅玕。

玉台居上头,连峰郁巑岏。

清泉动古甃,凉飔发轻纨。

黄云刮欲空,子规鸣声酸。

秋种亦已布,豆菽行漫漫。

诚知藩寄忝,但愿农亩安。

归路转沙碛,广川浩澄澜。

物色固自好,我忧何当宽。

(0)
翻译
送别客人来到山寺,客人离去后我独自倚靠栏杆。
新生的竹笋已经脱去外壳,碧绿如玉,令人眼前一亮。
玉台高耸在山顶,连绵的山峰苍翠挺拔。
清澈的泉水在古老的井壁旁流淌,微风吹过,带来丝丝凉意。
乌云被刮得几乎要消失,杜鹃鸟的叫声显得凄凉。
秋天的庄稼已经播种完毕,豆类和谷物铺展在田野上。
我深知自己的职位微不足道,只希望农田安宁。
归途转向沙漠,广阔的河流波光粼粼。
景色固然美好,但我心中的忧虑何时能消减呢?
注释
山寺:山中的寺庙。
独凭栏:独自倚靠栏杆。
新篁:新生的竹子。
解箨:竹笋脱壳。
莹眼:使眼睛明亮。
玉台:形容山峰如玉般洁白。
古甃:古老的井壁。
凉飔:清凉的风。
黄云:黄色的云层。
子规:杜鹃鸟。
藩寄:职位或职责。
农亩:农田。
沙碛:沙漠地带。
广川:广阔的河流。
物色:景色。
忧:忧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的画面。诗人在山寺中与客人告别,客人离去后,诗人独自凭栏而立,心中充满无限哀愁。在自然景物中,新采的竹箨已经解开,莹眼(即清澈的泉水)映照着青琅玕(一种玉器),显得格外珍贵。玉台之上,连绵的山峰郁结如同巑岏(险峻的山峰)。清泉流过古老的磨盘,带来阵阵凉意和轻纨的细雨。黄云在天际欲聚欲散,子规(一种鸟类)鸣叫之声显得异常悲酸。

诗中还提到秋种已经播撒,而豆菽生长得很是茂密。诗人诚心希望藩篱中的寄托能够得到安慰,但只能愿农事平安。归途中,道路转过沙碛,广阔的河川流淌,水面浩瀚澄清。尽管景色宜人,诗人的忧虑却难以宽解。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送别时的哀愁和对远行者的祝愿,以及对农事的关切,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意境。

作者介绍
李壁

李壁
朝代:宋   字:季章   号:石林   籍贯:眉之丹棱(今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   生辰:一说1159年

李壁,《宋史》写作李璧,字季章,号石林,又号雁湖居士,谥文懿。眉之丹棱(今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人,南宋历史学家李焘之子,生于公元1157年(一说1159年),殁于1222年,享年65岁。
猜你喜欢

送欧阳莹中往湖南谒卿漕

几回双脚为亲轻,未餍其亲锐此行。

白面书生谁一顾,绣衣使者自多情。

祝融雨后山归洁,彭蠡秋来水中清。

收拾还家自金玉,从渠唤我太高生。

(0)

永新道中会曾时仲叙旧

数自倾心结友时,几离还合合还离。

三年夜话灯知尔,千里秋怀月鉴之。

黄卷孰非归领会,青云终不负襟期。

相逢有一设不尽,前此区区枉梦思。

(0)

一春不得家书因省归计

飞絮白相飐,落花红自纷。

鲤鱼何处去,杨鸟岂堪闻。

妇老难教馌,儿骄不解耘。

归耕诚所愿,耕责望谁分。

(0)

八月六日送巩帅邮亭上

有时夜燕归乘月,未始晨兴出戴星。

半载初逢迎送事,五更已至短长亭。

(0)

广南韩公圭舶使致龙涎香三种数珠一串戏赠·其一

千里传闻陆凯,一枝远寄梅花。

虎节无烦驿使,龙涎走送寒家。

(0)

柔桑陌

南陌绿成阴,园林正春老。

能令蚕事办,更遣鸮音好。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