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来山寺,客去独凭栏。
新篁已解箨,莹眼青琅玕。
玉台居上头,连峰郁巑岏。
清泉动古甃,凉飔发轻纨。
黄云刮欲空,子规鸣声酸。
秋种亦已布,豆菽行漫漫。
诚知藩寄忝,但愿农亩安。
归路转沙碛,广川浩澄澜。
物色固自好,我忧何当宽。
送客来山寺,客去独凭栏。
新篁已解箨,莹眼青琅玕。
玉台居上头,连峰郁巑岏。
清泉动古甃,凉飔发轻纨。
黄云刮欲空,子规鸣声酸。
秋种亦已布,豆菽行漫漫。
诚知藩寄忝,但愿农亩安。
归路转沙碛,广川浩澄澜。
物色固自好,我忧何当宽。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的画面。诗人在山寺中与客人告别,客人离去后,诗人独自凭栏而立,心中充满无限哀愁。在自然景物中,新采的竹箨已经解开,莹眼(即清澈的泉水)映照着青琅玕(一种玉器),显得格外珍贵。玉台之上,连绵的山峰郁结如同巑岏(险峻的山峰)。清泉流过古老的磨盘,带来阵阵凉意和轻纨的细雨。黄云在天际欲聚欲散,子规(一种鸟类)鸣叫之声显得异常悲酸。
诗中还提到秋种已经播撒,而豆菽生长得很是茂密。诗人诚心希望藩篱中的寄托能够得到安慰,但只能愿农事平安。归途中,道路转过沙碛,广阔的河川流淌,水面浩瀚澄清。尽管景色宜人,诗人的忧虑却难以宽解。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送别时的哀愁和对远行者的祝愿,以及对农事的关切,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意境。
几回双脚为亲轻,未餍其亲锐此行。
白面书生谁一顾,绣衣使者自多情。
祝融雨后山归洁,彭蠡秋来水中清。
收拾还家自金玉,从渠唤我太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