沜东种菜菜已熟,数亩舆来不盈椟。
积阴地冷生意微,稀鲜空教怪童仆。
连年种豆无一成,苗稼虽强阴雨蚀。
家口嗷嗷三十馀,此菜安能佐饘粥。
往岁宁无恒雨时,不似今年太翻覆。
三月浸淫到仲秋,天日不瞻鱼走陆。
农家处处守场禾,官吏纷纷饱粱肉。
深山雪冻薪不来,男号女啼声似逐。
水不润下洪范嗔,愿以波涛注空谷。
雨旸时若年岁丰,我菜全无心亦足。
沜东种菜菜已熟,数亩舆来不盈椟。
积阴地冷生意微,稀鲜空教怪童仆。
连年种豆无一成,苗稼虽强阴雨蚀。
家口嗷嗷三十馀,此菜安能佐饘粥。
往岁宁无恒雨时,不似今年太翻覆。
三月浸淫到仲秋,天日不瞻鱼走陆。
农家处处守场禾,官吏纷纷饱粱肉。
深山雪冻薪不来,男号女啼声似逐。
水不润下洪范嗔,愿以波涛注空谷。
雨旸时若年岁丰,我菜全无心亦足。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康海对农民生活艰辛的深切同情。诗中通过描述农民在沜东种植蔬菜的不易,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困苦。从“沜东种菜菜已熟,数亩舆来不盈椟”开始,诗人以朴素的语言描绘了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但收获却寥寥无几,反映出农业生产受天气影响之大。
接着,“积阴地冷生意微,稀鲜空教怪童仆”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恶劣天气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使得作物生长缓慢,产量低落,甚至让童仆都感到奇怪。这种对比强烈地突出了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制约。
“连年种豆无一成,苗稼虽强阴雨蚀”则揭示了连续几年的阴雨天气导致豆类等作物无法正常生长,即使生长出来也因雨水侵蚀而减产。这不仅反映了农民面对自然灾害的无奈,也体现了他们对丰收的渴望与期盼。
“家口嗷嗷三十馀,此菜安能佐饘粥”一句,直接点明了家庭人口众多,而蔬菜的产出却不足以维持基本生活,凸显了农民生活的贫困和艰难。
“往岁宁无恒雨时,不似今年太翻覆”表达了对过去雨水情况的怀念,以及对今年极端天气变化的不满。这种对比强调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农民对稳定气候的期待。
“三月浸淫到仲秋,天日不瞻鱼走陆”描绘了长时间的阴雨天气导致的严重后果,鱼儿因缺水而四处游动,形象地展现了干旱与洪水交替的极端天气现象。
“农家处处守场禾,官吏纷纷饱粱肉”揭示了官民之间的鲜明对比,农民辛勤劳作却生活困苦,而官吏却享受着丰富的粮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
“深山雪冻薪不来,男号女啼声似逐”描绘了因雪灾导致燃料短缺,家庭成员的哀嚎声仿佛在相互追逐,形象地表现了农民在极端天气下的无助和痛苦。
“水不润下洪范嗔,愿以波涛注空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愤怒与期望,希望洪范(古代象征天意的神灵)能够改变天气,让波涛注入空谷,暗示了人们对于改变不利天气条件的渴望。
最后,“雨旸时若年岁丰,我菜全无心亦足”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天气的向往,即使没有蔬菜,只要雨水适时,就能带来丰收的喜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与农民福祉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强烈的对比,深刻揭示了明代农民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生活的艰辛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疾苦的同情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由来文字,是荒年之谷,丰年之玉。
喜遇隐侯苗裔在,胜事选楼堪续。
笔役风骚,腹罗经史,原委明桓穆。
风流跌宕,驾他厨俊名目。
况是群彦彬彬,琳琅辉映,触目如蚕簇。
艺苑文坛相犄角,戎子支驹逐鹿,好句争呈,竹西亭畔,选尽柯亭竹。
把来还讶,龙威书出林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