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通西域,千秋尚有名。
平沙迷旧路,眢井引前程。
马色无人问,晨鸡吏不听。
遥瞻废关下,昼夜复谁扃?
万里通西域,千秋尚有名。
平沙迷旧路,眢井引前程。
马色无人问,晨鸡吏不听。
遥瞻废关下,昼夜复谁扃?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孤寂的景象,通过对古道和废关的描写,抒发了时光荏苒、历史沧桑的感慨。"万里通西域,千秋尚有名"一句,表明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但这条道路仍旧存在,并且依然值得人提及。这不仅是对地理路径的一种肯定,也是对历史文化传承的一种赞美。
"平沙迷旧路,眢井引前程"中的"平沙"形象化地表达了广阔无垠的沙漠,而"迷旧路"则透露出一丝哀愁,因为这些曾经走过的道路,如今已经被时间埋没,难以辨识。"眢井引前程"中的"眢井"指的是古代的一种测量工具,这里用来比喻诗人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着自己的方向。
"马色无人问,晨鸡吏不听"则描绘了一种边塞孤独的生活情景。即使是军马,也没有人去询问;而晨鸡报晓的声音,在这荒凉的戍所之下,却也变得无人理会。这两句诗强化了边疆地区的冷清与隔绝。
最后,"遥瞻废关下,昼夜复谁扃?"中"废关"给人以深刻的历史感和荒凉感。"昼夜复谁扃"则是对这座废弃关隘最终命运的一种无奈追问。在白天黑夜交替的自然轮回中,这个曾经繁忙且重要的地方,如今却已没有人去维护或关闭。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历史感怀和对过往荣光的怀念。
五岭宜人地,君今捧檄行。
但拚穷彻骨,不到黯无声。
婉画从违里,编氓休戚情。
祖筵谁执爵,三祝石先生。
分阴分阳天得清,生水生木清降精。
悬知梅与涧为一,交涵互养清难名。
客来强立痛题目,拟之万物无一足。
巢许立身今古高,夷齐受命乾坤独。
主人气与梅俱移,平淡之中馀崛奇。
蓝田松竹须品题,今年随牒梅勿疑。
主人心与梅俱化,高洁之中馀蕴藉。
瀛洲风月须摹写,明年入朝梅勿讶。
独不见淇竹主人卫武公,出相周家了勋庸。
老矣归与奉从容,主人与竹俱高风。
武公与竹为不朽,万古淇奥诗一首。
主人有以为梅寿,我请置之淇奥后。
试推学之功,但自好而始。
设令太聪明,视孝绪馀尔。
公安黄令君,少钝壮而锐。
不受青云吞,犹坐黄卷累。
开囊包物初,落笔洒胸次。
锋芒莫敢撄,古剑发新砺。
骎骎进未休,冉冉老将至。
以鲁揭其斋,盖是少时事。
云胡不辄更,无乃有所为。
新收汗马心,蚤作蛰雷计。
音容成老翁,情性复孩稚。
其友曾撙斋,适是参苗裔。
家学世相传,鲁者钝之谓。
生平事事迟,大抵与君似。
虽迟幸勿嫌,正以钝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