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作平津客,囊金出塞多。
千花离紫陌,一苇度黄河。
釜泣归时梦,盆伤醉后歌。
东篱秋咫尺,扫榻向藤萝。
老作平津客,囊金出塞多。
千花离紫陌,一苇度黄河。
釜泣归时梦,盆伤醉后歌。
东篱秋咫尺,扫榻向藤萝。
此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文人,以平津为居所,囊中财富丰盈,却常涉边塞,行迹飘渺。诗人以“千花离紫陌”形容其行踪的繁复与多变,如同千花离散于道路两旁,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流转。“一苇度黄河”,则以轻舟渡过黄河,喻示着诗人虽历经艰难险阻,但依然坚韧不拔,勇往直前。
接下来,“釜泣归时梦,盆伤醉后歌”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日常用品赋予情感,釜因主人归家而哭泣,盆因主人酒醉而感伤,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家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最后,“东篱秋咫尺,扫榻向藤萝”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诗意的画面,东篱下,秋色近在咫尺,诗人清扫床榻,面对藤萝,似乎在寻找心灵的归宿,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旅梦何为喜别嵩,移云当日自栽松。
公孙勋业忽垂意,逋客烟霞岂不容。
笑语若同游下泽,鸡豚亦共卧高舂。
莫誇有力先归去,恐愧朝蝉与暮虹。
春来谁挽去难援,中有悲驩万古痕。
飞絮无家凌紫极,落英不聘恨黄昏。
半涂未肯击鸣缶,百感何因招些魂。
海内一经连海外,欲搜怪物且重翻。
晡时北京城,行李上客槎。
二更无人声,骑马黄河沙。
误缘柳滩中,寻炬知田家。
道有转徙人,襁负依丘麻。
鸡鸣不安枕,彷佛墟里斜。
秋瓜抱子母,荞麦亦已华。
赖兹野物登,尔辈生有涯。
夜宿冠氏驿,旅衾魂梦嘉。
明发萦长坂,晚开堂邑衙。
秋阳此方炽,流汗沾巾纱。
处阴甘吾愿,聊逸岂在多。
有风东北来,惨惨飞雨加。
顷时异晦明,稍瞩天表霞。
仆夫为我言,涂梗绝行车。
且还解吾褚,中林侣群鸦。
诗书维永夕,蚤作从复赊。
岂不有王事,奈此仆夫何。
问途出青郊,践胜得绀园。
始登十寻阁,敬礼两足尊。
仰观碧玉螺,瑞光发面门。
飞霞在指端,甘泉生耳根。
屹为江山壮,高揭日月存。
念此未云大,法身满乾坤。
东望乌牛峰,突起如伏鼋。
少休白云亭,远见苍烟村。
晴波溢清辉,午树增重昏。
方袍无平叔,佳处莫与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