綵旗珠纛舞晴风,香案前头玉陛东。
天籁迥随仙乐下,日华偏近御颜红。
百年覆载生成后,一代君臣礼意中。
郊献几回分殿坐,圣恩神贶两难穷。
綵旗珠纛舞晴风,香案前头玉陛东。
天籁迥随仙乐下,日华偏近御颜红。
百年覆载生成后,一代君臣礼意中。
郊献几回分殿坐,圣恩神贶两难穷。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庆典宴会,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宴会的庄重与华美。首句“彩旗珠纛舞晴风”,以动态的画面开篇,彩旗和珠制的大纛在晴朗的风中飘扬,营造出热烈而壮观的氛围。接下来,“香案前头玉陛东”则将读者引入宴会的中心,香案前排布着玉石台阶,暗示了宴会的尊贵与庄严。
“天籁迥随仙乐下,日华偏近御颜红”两句,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天籁之音仿佛是仙乐从天而降,与宴会的音乐相呼应,日光似乎特别温暖地照耀在皇帝的脸上,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喻了皇帝的威严与神圣。这种巧妙的比喻,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富有诗意。
“百年覆载生成后,一代君臣礼意中”这两句,表达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在经历了百年的风雨之后,君臣之间的礼仪与和谐成为了社会稳定的基石,体现了作者对于传统礼制的尊重与推崇。
最后,“郊献几回分殿坐,圣恩神贶两难穷”则点明了宴会的性质——它不仅是庆祝活动,更是一种表达对天地神灵的敬仰与感恩,以及对皇帝圣恩的颂扬。通过“分殿坐”这一细节,展现了宴会的规模宏大与参与者的众多,同时也暗示了其宗教色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寓意,不仅描绘了一幅壮观的宴会场景,还蕴含了对历史、文化、宗教以及君臣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社会、自然与宇宙间关系的独特见解。
子卿重远使,武皇侈边功。
如何常胜徒,窃搆单于中。
身拘志弗移,抱节甘长终。
牧羝岂望乳,聊以安其穷。
迢迢北海上,终见南飞鸿。
廿年归绝域,千古怜孤忠。
麒麟耿遗像,丹青照旻穹。
翻嗟茂陵树,落日生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