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梁深,秋千院冷,半湿垂杨烟缕。
怯试春衫,长恨踏青期阻。
梅子后、余润留寒,藕花外、嫩凉消暑。
渐惊他、秋老梧桐,萧萧金井断蛩暮。
薰篝须待被暖,催雪新词未稳,重寻笙谱。
水阁云窗,总是惯曾听处。
曾信有、客里关河,又怎禁、夜深风雨。
一声声、滴在疏篷,做成情味苦。
燕子梁深,秋千院冷,半湿垂杨烟缕。
怯试春衫,长恨踏青期阻。
梅子后、余润留寒,藕花外、嫩凉消暑。
渐惊他、秋老梧桐,萧萧金井断蛩暮。
薰篝须待被暖,催雪新词未稳,重寻笙谱。
水阁云窗,总是惯曾听处。
曾信有、客里关河,又怎禁、夜深风雨。
一声声、滴在疏篷,做成情味苦。
这首元代张翥的《绮罗香·雨中舟次洹上》描绘了一幅秋日雨中的景色,通过对燕子、秋千、垂杨、梅子、藕花、梧桐和蛩鸣等意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舟行雨中的孤寂与怀旧之情。"燕子梁深,秋千院冷"写出了环境的清冷,"半湿垂杨烟缕"则渲染了雨中的湿润与迷茫。"梅子后、余润留寒,藕花外、嫩凉消暑"暗示了季节的转换,由初夏过渡到秋意渐浓。
"渐惊他、秋老梧桐,萧萧金井断蛩暮"进一步强化了秋天的到来,梧桐叶落,蛩鸣凄切,夜晚的寂静更显孤独。"薰篝须待被暖,催雪新词未稳"表达了诗人对温暖的渴望和创作灵感的激发,但又因天气原因而未能稳定。"水阁云窗,总是惯曾听处"回忆起往昔的欢聚时光,如今却只能独自面对风雨。
最后,"一声声、滴在疏篷,做成情味苦"以雨滴打在船篷的声音,勾起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离愁别绪,使得这雨声变得苦涩。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富有画面感,展现了元代文人墨客在旅途中的内心世界。
宿雨晓未止,纷纷云气交。
秋令迫凄厉,草木无多凋。
去年当兹晨,采菊踰山高。
晚上宝公塔,徘徊意干霄。
今年此幽居,粗免出入劳。
茅檐纵偪仄,亦类蜗庐焦。
旧醅更可漉,幽愤斯能陶。
莫问无穷事,人生如露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