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屋蹉跎雪满颠,官家有诏许求仙。
夜眠不作湘云梦,晓讽应忘璧月篇。
好共采鸾游漭沆,休教飞燕妒婵娟。
碧桃花底吹笙处,犹似承恩侍御筵。
金屋蹉跎雪满颠,官家有诏许求仙。
夜眠不作湘云梦,晓讽应忘璧月篇。
好共采鸾游漭沆,休教飞燕妒婵娟。
碧桃花底吹笙处,犹似承恩侍御筵。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宫人被赐予求仙的机会,却在内心深处对过往的回忆与现实的矛盾中徘徊。首句“金屋蹉跎雪满颠”以金屋象征宫人的奢华生活,而“雪满颠”则暗示岁月流逝,青春不再。接下来,“官家有诏许求仙”表明了她获得了一次超脱尘世的机会,但“夜眠不作湘云梦,晓讽应忘璧月篇”则表达了她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好共采鸾游漭沆,休教飞燕妒婵娟”两句,既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隐含着对权力与地位的无奈。最后一句“碧桃花底吹笙处,犹似承恩侍御筵”,将宫中的生活与仙境相联系,表达了即使在仙境,也无法完全摆脱过去的阴影,依然怀念着曾经的荣华与恩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比手法,展现了宫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自由与过去的双重渴望,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于女性命运的深刻思考。
看青山绕郭。更暮草萋萋,疏烟漠漠。无风自花落。
欲黄昏,谁向官楼吹角。刚肠顿弱。
恨别来、辜负厚约。
想香闺念旧,还忆去年,共举杯酌。寂寞。
光阴虚度,未说离愁,泪痕先阁。珠帘翠幕。
除相见,是奇药。
况中年已后,凭高临远,情怀终是易恶。
早归休,月地云阶,剩追笑乐。
帘筛月影金,风卷杨花雪。天边鸿雁少,音尘绝。
春光欲暮,客心归心折。江湖波浪阔。
目断家山,料应易过佳节。柔情千点,杜宇枝头血。
危肠馀寸许,谁能接。眠思梦忆,不似今番切。
欲对何人说。揽镜沈吟,瘦来须有差别。
朝日融怡,天气艳冶,桃英杏萼犹小。
燕垒初营,蜂衙乍散,池面烟光缥缈。
芳草如薰,更潋滟、波光相照。
锦绣萦回,丹青映发,未容春老。倦客自嗟清兴少。
念归计、梦魂飞绕。
浪阔鱼沈,云高雁阻,瞪目添愁抱。
忆香闺、临丽景,无人伴、轻颦浅笑。
想像消魂,怨东风、孤衾独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