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氐州第一》
《氐州第一》全文
宋 / 方千里   形式: 词  词牌: 氐州第一

朝日融怡,天气艳冶,桃英杏萼犹小。

燕垒初营,蜂衙乍散,池面烟光缥缈。

芳草如薰,更潋滟、波光相照。

锦绣萦回,丹青映发,未容春老。倦客自嗟清兴少。

念归计、梦魂飞绕。

浪阔鱼沈,云高雁阻,瞪目添愁抱。

忆香闺、临丽景,无人伴、轻颦浅笑。

想像消魂,怨东风、孤衾独晓。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美丽与个人情感的复杂交织在一起。开篇“朝日融怡,天气艳冶”两句,设置了一个明媚温暖的早晨场景,阳光和煦,天空晴朗,给人以春意盎然之感。

接着,“桃英杏萼犹小”一句,点出了初春时节,果实尚未成熟,桃花与杏花仍旧娇小可爱。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更暗示了一种生长的希望和期待。

“燕垒初营,蜂衙乍散”两句,则转向了动物世界,燕子开始建巢,蜜蜂四处飞舞,这些都是春天到来的象征,显示出大自然的活力与繁盛。

“池面烟光缥缈”一句,通过对水面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朦胧美,水面上的烟光给人以迷离之感。紧接着,“芳草如薰,更潋滟、波光相照”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生机与色彩,芳草蓬勃,波光粼粼,形成了一幅动人的风景画卷。

“锦绣萦回,丹青映发”一句,以精致的语言描摹出花朵间相互缠绕的情状,以及它们与天空颜色的和谐共生。这些都在强调春日美好的同时,也隐约透露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珍惜。

“未容春老”一句,点明了诗人对于春天美好时光的珍视,以及不愿看到它迅速老去的情感。紧接着,“倦客自嗟清兴少”一句,则转向了个人情怀,表达了诗人作为旅途中的疲惫客人,对于清净闲适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念归计、梦魂飞绕”两句,深化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无论是清醒时的思索还是梦中飘忽的情怀,都充满了对远方家园的牵挂与向往。

“浪阔鱼沈,云高雁阻”一句,以大自然的广阔和遥远来比喻人世间的隔绝与距离感。紧接着,“瞪目添愁抱”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在面对现实时所感到的无奈与忧愁。

“忆香闺、临丽景,无人伴、轻颦浅笑”几句,通过回忆温馨的居所和美丽的风景,来抒发内心的情感。诗人在描述这份孤独中的自嘲与无奈时,又不禁露出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想像消魂,怨东风、孤衾独晓”几句,则表达了诗人的极度哀伤和内心的空虚。他通过想象来慰藉自己,对春风的怨恨,以及在清晨独自醒来的孤独感受,都体现出了诗人复杂的情绪。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个生动的春日景象,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对远方家园的思念,以及面对现实孤独与哀伤的情感。

作者介绍

方千里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二二年前后在世]字不详,信安人。生卒年均不详,据况周颐考证,为“孝宗时人”。官舒州签判。其他事迹不详。千里会和周邦彦词,有和清真词一卷。《四库总目》或以杨泽民所和,合刻为三英集,傅於时。
猜你喜欢

嗟麟篇

嗟麟兮麟兮,胡为乎来哉。

天精秀尔神,地质范其胎。

闪烁三光焰,天马奔惊骇。

毛色孕岳渎,嶙鳞波洄回。

吾闻光岳完,东昌有楼台。

阙里一丝绂,千古元经垂。

西狩见折足,掩袂为伤哀。

理长数何促,此事令人猜。

美苗盎初茁,雨露须栽培。

元气能产斯,元气莫养之。

颜氏不长年,孔辙穷流离。

陈侯治东郡,民物一柔怀。

和气溢四境,神瑞为之来。

尧文协诚和,麒麟游其陂。

黄霸昔理郡,凤凰鸣喈喈。

夫何此见伤,无乃元气为。

旬时若生气,臭腐为神奇。

异哉乎麟兮,感慨作此诗。

(0)

赠司徒钱桐溪考绩北上诗

朱雀桥边好鸟啼,提壶相送石城西。

江天渺渺孤帆远,草树依依望眼迷。

社稷奠安馀献纳,江淮儿女藉提携。

从来知恤惟乡土,前席烦公奉拜稽。

(0)

病起次韵林见素司寇颂主上秉烛视朝经筵之作兼呈诸老二首·其二

露立千官列宿悬,高张银烛照中天。

玉炉烟转奎文地,赤舄班趍御讲筵。

旭日尚须云气拥,瑞光先动紫微前。

诸公幸有调和手,善治行看更改弦。

(0)

和郑伯兴上陵三首·其三次韵陪祀泰陵

羁思那堪更感时,忽传诗句到阶墀。

普天吾欲一流涕,率土谁能咏孝思。

天运去来浑不管,阳回草木也应知。

临风无限攀号意,独立斜阳疋马迟。

(0)

作表滕西江寿官成定山祠因以留别

古人冷澹今人轻,定山栋宇是谁成?

八十年来勤礼义,西江月色照君情。

(0)

别后有怀甘泉洞兼呈板筑诸君·其三

静倚五峰看两洲,无端应胜十洲游。

景光自与朝阳出,暮霭闲从落照收。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