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盼动婵娟,常持六万言。
金沙滩上月,五欲浪中翻。
倩盼动婵娟,常持六万言。
金沙滩上月,五欲浪中翻。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的动人神态和超凡品质。"倩盼动婵娟",通过"倩盼"二字,展现出女子含情脉脉的眼神,如同明月般皎洁,"婵娟"则形容其容貌之美。"常持六万言"则暗示她智慧过人,可能是指她的佛法修为或知识丰富,"六万言"在佛教中常用来形容佛经的浩瀚。
接下来两句"金沙滩上月,五欲浪中翻"进一步深化了这个形象。"金沙滩上月"比喻她的纯洁如月光洒在金色沙滩上,而"五欲浪中翻"则以海浪象征世俗的欲望,她能在其中保持清醒,不为所动,显示出她的定力和高尚情操。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赞美一位智慧、美丽的女性,她既有外在的美貌,又有内在的修养,能够在世俗的诱惑中坚守自我,体现了宋代禅宗诗人的独特视角和审美。
何事不可为,乃妄学尧舜。
功高国愈危,权重主亦震。
九锡书方来,三让表已定。
天子愿避贤,群公竞劝进。
太常具礼仪,太史奏瑞应。
于是高筑坛,威仪一何盛。
曰皇帝臣某,谨以元牡请。
神器无久旷,天位宜早正。
臣敢执小节,而久稽大命。
乃召故君来,朕命尔其听。
庸建尔上公,往哉罔勿敬。
无何让王薨,乃以天子赠。
车驾自临送,震悼若弗胜。
呜呼将谁欺,欺天天不信。
唐宋均尔尔,吾无责魏晋。
蒋子起寒素,姓名世不张。
气食走燕野,扫尘书一床。
过从日抵掌,每觉芝兰芳。
农宗发大义,精谊贯百王。
持此照震旦,可谓见膏肓。
陈子墨者杰,与蒋相翱翔。
畴人振绝诣,哲学搜旁行。
馀事托雄剑,赴难甘探汤。
嗟吾二三子,于世诚蚊虻。
然而贞元际,舍此谁与商。
艰难困一饱,口呿舌为僵。
浮云起西北,俄顷满八荒。
潇潇凉风至,白露降为霜。
蒲柳与松柏,于理岂久藏。
为我蓄明德,毋亟耀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