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咏十首·其二》
《杂咏十首·其二》全文
宋 / 方凤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元]韵

马舞睨禄山,猴朝识朱温。

人岂不若兽,变故辄负恩。

(0)
翻译
马儿蔑视安禄山,猴子也能辨识朱温。
人类难道不如禽兽,一旦变故就忘恩负义。
注释
马:指安禄山,唐代藩镇将领,后反叛唐朝。
睨:轻蔑,斜眼看。
禄山:安禄山,唐代藩镇节度使,后发动安史之乱。
猴:借指朱温,五代时期后梁开国皇帝,以狡猾著称。
朝:此处指辨别。
朱温:朱全忠,五代时期后梁的建立者。
人:泛指人类。
岂:难道。
若:如。
兽:动物。
变故:意外的变化或变故。
辄:就。
负恩:辜负恩情,忘恩负义。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人心冷暖、变幻无常的感慨与批判的诗句。诗人通过描绘马舞蹈禄山、猴子朝拜朱温的场景,指出人与兽在忠诚与忘恩方面的对比,反映了人类社会中人性复杂和道德沦丧的问题。

"马舞睨禄山,猴朝识朱温。" 这两句采用了夸张的手法,将动物的举止拟人化,强调它们对恩主的忠诚与记念。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增添了语言的表现力。

"人岂不若兽,变故辄负恩。"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人类行为的深刻批评。在这里,“岂不”表达了一种反问的语气,即“难道不是吗?”通过这种修辞方式,强化了批判的力度。诗人指出,在变幻莫测的人世间,人们往往因私利或环境变化而背弃曾经的恩情,这是一种道德上的缺失,甚至不如动物的忠诚。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强烈地抒发了诗人对于人类社会中人心不古、忘恩负义现象的忧虑与愤懑。

作者介绍

方凤
朝代:明

猜你喜欢

送从叔赴洪州

荣家兼佐幕,叔父似还乡。

王粲名虽重,郗超髯未长。

鸣桡过夏口,敛笏见浔阳。

后夜相思处,中庭月一方。

(0)

夜闻江南人家赛神因题即事

南方淫祀古风俗,楚妪解唱迎神曲。

鎗鎗铜鼓芦叶深,寂寂琼筵江水绿。

雨过风清洲渚闲,椒浆醉尽迎神还。

帝女凌空下湘岸,番君隔浦向尧山。

月隐回塘犹自舞,一门依倚神之祜。

韩康灵药不复求,扁鹊医方曾莫睹。

逐客临江空自悲,月明流水无已时。

听此迎神送神曲,携觞欲吊屈原祠。

(0)

经沙苑

野水泛长澜,宫牙开小茜。

无人柳自春,草渚鸳鸯暖。

晴嘶卧沙马,老去悲啼展。

今春还不归,塞嘤折翅雁。

(0)

杏园联句

杏园千树欲随风,一醉同人此暂同。

老态忽忘丝管里,衰颜宜解酒杯中。

曲江日暮残红在,翰苑年深旧事空。

二十四年流落者,故人相引到花丛。

(0)

赠智舟三藏

壮岁心难伏,师心伏岂难。

寻常独在院,行坐不离坛。

岳雪当禅暝,松声入咒寒。

更因文字外,多把史书看。

(0)

宛转行

华屋重翠幄,绮席雕象床。

远漏微更疏,薄衾中夜凉。

炉气暗裴徊,寒灯背斜光。

妍姿结宵态,寝臂幽梦长。

宛转复宛转,忆君更未央。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