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舞睨禄山,猴朝识朱温。
人岂不若兽,变故辄负恩。
马舞睨禄山,猴朝识朱温。
人岂不若兽,变故辄负恩。
这是一首表达对人心冷暖、变幻无常的感慨与批判的诗句。诗人通过描绘马舞蹈禄山、猴子朝拜朱温的场景,指出人与兽在忠诚与忘恩方面的对比,反映了人类社会中人性复杂和道德沦丧的问题。
"马舞睨禄山,猴朝识朱温。" 这两句采用了夸张的手法,将动物的举止拟人化,强调它们对恩主的忠诚与记念。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增添了语言的表现力。
"人岂不若兽,变故辄负恩。"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人类行为的深刻批评。在这里,“岂不”表达了一种反问的语气,即“难道不是吗?”通过这种修辞方式,强化了批判的力度。诗人指出,在变幻莫测的人世间,人们往往因私利或环境变化而背弃曾经的恩情,这是一种道德上的缺失,甚至不如动物的忠诚。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强烈地抒发了诗人对于人类社会中人心不古、忘恩负义现象的忧虑与愤懑。
荣家兼佐幕,叔父似还乡。
王粲名虽重,郗超髯未长。
鸣桡过夏口,敛笏见浔阳。
后夜相思处,中庭月一方。
南方淫祀古风俗,楚妪解唱迎神曲。
鎗鎗铜鼓芦叶深,寂寂琼筵江水绿。
雨过风清洲渚闲,椒浆醉尽迎神还。
帝女凌空下湘岸,番君隔浦向尧山。
月隐回塘犹自舞,一门依倚神之祜。
韩康灵药不复求,扁鹊医方曾莫睹。
逐客临江空自悲,月明流水无已时。
听此迎神送神曲,携觞欲吊屈原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