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杏园联句》
《杏园联句》全文
唐 / 李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杏园千树欲随风,一醉同人此暂同。

老态忽忘丝管里,衰颜宜解酒杯中。

曲江日暮残红在,翰苑年深旧事空。

二十四年流落者,故人相引到花丛。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ìngyuánlián
táng / jiàng

xìngyuánqiānshùsuífēngzuìtóngrénzàntóng
--qúnshàngkōng

lǎotàiwàngguǎnshuāiyánjiějiǔbēizhōng
--jiàng

jiāngcánhóngzàihànyuànniánshēnjiùshìkōng
--bái

èrshíniánliúluòzhěrénxiāngyǐndàohuācóng
--liú

注释
杏园:古代皇家园林,此处指聚会之地。
醉:喝醉,沉迷。
同人:志同道合的人。
丝管:弦乐器和管乐器,代指音乐。
衰颜:衰老的面容。
曲江:唐代长安著名的风景区。
翰苑:古代官署名,翰林院,负责起草诏书等。
旧事:过去的经历或往事。
空:空虚,无着落。
流落者:漂泊失意的人。
故人:老朋友。
花丛:比喻美好的环境或欢乐的氛围。
翻译
杏园里的千树花朵随风摇曳,我们一起沉醉在这短暂的欢聚中。
在音乐和舞蹈中,我仿佛忘记了衰老的状态,借酒消解脸上的愁容。
傍晚时分,曲江边的残余红花依然存在,而我多年的翰林生涯往事已成空。
作为漂泊了二十四年的游子,老朋友引领我走进这花海之中寻找慰藉。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绛的作品,名为《杏园联句》。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

“杏园千树欲随风,一醉同人此暂同。” 这两句描绘了杏园春日的繁华景象,杏花如同要随着微风飘逸而去,而诗人则与朋友们一同在这美好的时光中沉醉,共同享受这短暂的快乐时光。

“老态忽忘丝管里,衰颜宜解酒杯中。”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待年华易逝的豁达态度。随着年龄的增长,往日的繁忙和忧愁都被遗忘在岁月的长河之中,而面容上的皱纹则在酒精的作用下得以暂时释放。

“曲江日暮残红在,翰苑年深旧事空。” 这两句描写了黄昏时分,曲江边上余晖依存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感慨。翰苑(书房)里积累了许多年的知识和情感,但往日的旧事如同空谷足音,一去不复返。

“二十四年流落者,故人相引到花丛。” 最后两句写的是诗人与旧友重逢的情景。二十四年过去了,曾经的繁华和热闹都已成为往事,而现在,诗人与老朋友们手牵手地走进盛开的花丛之中,共同缅怀过往。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友情和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生活体验。

作者介绍

李绛
朝代:唐   字:深之   生辰:764年— 830年

李绛(764年— 830年),字深之。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人。唐代中期名臣。李绛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初擢进士,补渭南尉,拜监察御史。元和二年(807年)授翰林学士,元和六年(811年)拜相,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封高邑男。后因与权贵有隙,以足疾求免,罢为礼部尚书,后入为兵部尚书。文宗时,召为太常卿,出任山南西道节度使,累封赵郡公。大和四年(830年),山南兵变,李绛为乱军所害,年六十七。册赠司徒,谥号“贞”。 
猜你喜欢

送吴克温南归·其一

都人望春信,顽阴尚凝寒。

白日惨无光,污泥几时乾。

有客束书卷,仓忙出长安。

问之笑不答,但云报恩难。

无由絷马足,把袂徒相看。

浮云亦易散,离筵勿辛酸。

今朝且痛饮,别后仍加餐。

(0)

次万全右卫察院题壁

见说立春三日了,春光不见半分来。

黄沙碛里风犹冷,青柳梢头眼未开。

旧事每于心上简,新诗旋向笔端裁。

行行又记江南好,春酒初醒嗅野梅。

(0)

醉杨妃

一枝无力倚娉婷,曾记真妃醉未醒。

不道沈香亭畔宠,秋风篱落易飘零。

(0)

送许鲁斋归山

语相累累入省闱,先生何事独西归。

心随道隐贫非病,老得身閒古亦稀。

行色一杯燕市酒,春风二月楚山薇。

到家已及蚕生日,布谷催耕陇麦肥。

(0)

岳中寄何平子

春风绿草遍天涯,恨杀王孙不到家。

在晋有人书甲子,避秦无地种桃花。

世途多险千金散,心事难凭两鬓华。

何日脱身尘网外,好从仙客炼丹砂。

(0)

次张仲举韵

秧畴莳已遍,午馌休中林。

忽闻轺车至,揽衣欣慨深。

遂寻修竹下,共憩西涧阴。

汲泉以煮茗,遐哉遗世心。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