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其九》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其九》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箬笠扁舟白马谈,浮生忽巳鬓毵毵。

无能九土游其八,不朽千秋共此三。

曲水竹林分左右,青山宾主列东南。

此中但可吟风月,百尺陈楼一草庵。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画面,董其昌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陈仲醇居所的赞美与敬意。诗中“箬笠扁舟白马谈”一句,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陈仲醇在东佘山居所的生活场景,仿佛一位隐士,手持箬笠,乘着小舟,与白马相伴,闲谈于山水之间,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泊与自在。

“浮生忽巳鬓毵毵”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诗人感叹岁月如梭,转眼间陈仲醇已两鬓斑白,但这并不妨碍他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归宿。接下来的“无能九土游其八,不朽千秋共此三”,既是对陈仲醇足迹的赞美,也暗含了对人生追求的反思,强调了在有限的生命中,能够找到一处心灵的净土,与自然和谐共处,便是永恒的意义所在。

“曲水竹林分左右,青山宾主列东南”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陈仲醇居所周围的环境之美,曲水流觞,竹林环绕,青山作为背景,仿佛宾主相迎,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最后,“此中但可吟风月,百尺陈楼一草庵”则点明了陈仲醇生活的本质——在自然与艺术的交融中,通过吟咏风月,享受生活,即便身处简陋的草庵之中,也能感受到心灵的富足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陈仲醇居所及其生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个人修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相见欢.再晤西若

轻轻飏起娇红。小春风。迎到栏杆侧畔、出帘栊。

敛眉语。携手步。意无穷。那时去也魂断、画堂中。

(0)

满江红.小照前瓶荷

茂叔尝云,汝乃是、花之君子。

看几朵、绿茎翠盖,亭亭幽渚。

折取一枝聊作供,辘轳新挽银床水。

问画图、相向却何人,难相拟。记前日,香含蕊。

忽数瓣,红飘几。想来时憔悴,落时容易。

千古奇冤曾未雪,六郎有猊何堪比。

喜山翁、赋得一行诗,为君洗。

(0)

尉迟杯

天花落。便几日、霭霭云垂阁。

冻折一树梅花,剡曲高人寂寞。

暖香烧尽,但频弄、鸬鹚鹦鹉杓。

到今朝、重见羲和,才将寒气收却。

着屐试出门庭,还只见瑶华,满眼堆着。

巷口家家争扫路,被短褐、风吹赤脚。

好寻个、田翁问讯,道来岁、丰年处处乐。

更无端、好事儿郎,塑狮子、俨如活。

(0)

法曲献仙音

小径偷闲,北窗高枕,满眼许多生意。

密雨初晴,一庭新绿,渐觉上阶缘砌。

谢门外、尘劳客,双屐休泥滓。窗前地。

把鸳甃、时时妆点,浑俨是、深翠氍毹景致。

高兴倒芳樽,便玉山、移对花际。

洒扫何须,比花茵、一般风味。

更罗袜如钩,过处撩人情思。

(0)

出亭柳

满院晴风,宿露洗芳丛。灯烁烁,绿盘龙。

结绮楼前开了,此恩不属黄钟。

背日当阶无数,费尽天工。

年来金带浑无种,万花会上漫相逢。

簪双髻,映帘栊。自可调和金鼎,何缘持赠西东。

全仗王筠作赋,重吐轻红。

(0)

接贤宾

销魂桥上落花红。正春雨春风。

踌蹰野立,沟水一任西东。

莺莺燕燕空旋绕,难留行客芳踪。

但愿石尤平地起,暂时且共从容。

酒盈樽,人对面,听细语喁喁。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