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径偷闲,北窗高枕,满眼许多生意。
密雨初晴,一庭新绿,渐觉上阶缘砌。
谢门外、尘劳客,双屐休泥滓。窗前地。
把鸳甃、时时妆点,浑俨是、深翠氍毹景致。
高兴倒芳樽,便玉山、移对花际。
洒扫何须,比花茵、一般风味。
更罗袜如钩,过处撩人情思。
小径偷闲,北窗高枕,满眼许多生意。
密雨初晴,一庭新绿,渐觉上阶缘砌。
谢门外、尘劳客,双屐休泥滓。窗前地。
把鸳甃、时时妆点,浑俨是、深翠氍毹景致。
高兴倒芳樽,便玉山、移对花际。
洒扫何须,比花茵、一般风味。
更罗袜如钩,过处撩人情思。
这首《法曲献仙音》由清代诗人陆求可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生机的庭院景象。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在自然与艺术之间寻求心灵宁静的过程。
“小径偷闲,北窗高枕”,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寻求内心宁静的氛围。小径上的悠闲漫步,北窗下的高枕长眠,都透露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满眼许多生意”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庭院中生机勃勃的景象,无论是“密雨初晴”的清新,还是“一庭新绿”的盎然,都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渐觉上阶缘砌”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生命力的蔓延,仿佛绿色正沿着台阶向上生长,充满了动态美。
“谢门外、尘劳客,双屐休泥滓”表达了诗人希望远离世俗烦恼,保持心灵的纯净,不被外界的尘埃所污染。
“窗前地。把鸳甃、时时妆点,浑俨是、深翠氍毹景致”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珍视,鸳甃(一种装饰用的石板)在窗前的地面上被精心布置,如同深翠色的地毯,营造出一种雅致而宁静的氛围。
“高兴倒芳樽,便玉山、移对花际”则体现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的愉悦心情,他举杯畅饮,将酒杯对着花丛,享受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时光。
“洒扫何须,比花茵、一般风味”表明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淡泊,他认为清扫庭院并不需要过分繁琐,就像花丛一样,自然的美丽就足以令人陶醉。
“更罗袜如钩,过处撩人情思”最后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轻盈的脚步,如同月牙般优雅,触动了诗人心中的柔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拳石嵯峨,临断岸、丹崖百尺。
看一带、崩腾京口,惊涛飞入。
两岸分明南北堑,半江割据曹刘敌。
更年年、芳草阅齐梁,扁舟客。烽火静,烟墩白。
钟鼓振,帆樯集。俯镆铘峭崿,森陈戈戟。
铁瓮势连龙虎险,楼船日没鼋鼍宅。
听萧萧、丛竹响寒芦,吹横笛。
响急秦声,越女休听,何处埋忧地。
倚酒悲、床上碎胡琴,正恹恹、驱愁无计。
唤狭邪,秃衿短衣行酒,鹍弦夜拨凉于水。
听拂面惊沙,沉沉秋雨,知是本师绝伎。
似小窗、儿女喁深闺,又起看、霜林落叶飞。
慢撚轻笼,斜抹低挑,做些情味。
记白草黄沙,桑乾铁骑。穹庐内,风雪偏漻慄。
诉关山、便流涕。
喜今夕看花,新愁似梦,半湾逻逤尊前起。
转阁住琵琶,伤今吊古,茫茫百感生此。
想庭花、玉树小江南,也只为、那一两三声,把家山、一般抛徙。
听歌原且无据。
婉转筹前调,却疑两岸猿啼雁语,肠断今宵不止。
江州司马泪难乾,已拚湿、透青衫矣。
《哨遍.听弹琵琶》【清·徐釚】响急秦声,越女休听,何处埋忧地。倚酒悲、床上碎胡琴,正恹恹、驱愁无计。唤狭邪,秃衿短衣行酒,鹍弦夜拨凉于水。听拂面惊沙,沉沉秋雨,知是本师绝伎。似小窗、儿女喁深闺,又起看、霜林落叶飞。慢撚轻笼,斜抹低挑,做些情味。记白草黄沙,桑乾铁骑。穹庐内,风雪偏漻慄。诉关山、便流涕。喜今夕看花,新愁似梦,半湾逻逤尊前起。转阁住琵琶,伤今吊古,茫茫百感生此。想庭花、玉树小江南,也只为、那一两三声,把家山、一般抛徙。听歌原且无据。婉转筹前调,却疑两岸猿啼雁语,肠断今宵不止。江州司马泪难乾,已拚湿、透青衫矣。
https://shici.929r.com/shici/TDlVLhHdR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