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窗植竹数百竿后数日蔚然俱青客问种竹法作四言以告之》
《南窗植竹数百竿后数日蔚然俱青客问种竹法作四言以告之》全文
宋 / 周紫芝   形式: 四言诗

平生寡友,形影相吊。与君结交,相视一笑。

四方万里,动静险夷。我惟子求,子必我随。

聿来湓江,屋庐既正。相子攸居,我室乃定。

得子之宫,于窗之南。风茎雨叶,蔚其鬖鬖。

人言死猫,可引活竹。猫死地虚,根行竹绿。

又言无法,移必行迷。仍标其根,以识东西。

区区百设,何乃多事。事在眉睫,初无妙理。

穴地成坎,碎土加筛。沃以斗水,和之成泥。

置竹其中,实之以土。土燥润久,可月不雨。

逮其雨来,竹既已成。热不受暑,寒不变青。

嗟哉此君,以节自负。如遇君子,理宜调护。

君欲何法,无法可传。并以告子,俾知竹贤。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名为《南窗植竹数百竿后数日蔚然俱青客问种竹法作四言以告之》。诗中描述了诗人亲手种植数百竿竹子的过程,以及竹子生长后的茂盛景象。诗中充满了对竹子生命力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

诗的开篇“平生寡友,形影相吊”,借用了古人孤独自处的情境,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接着,“与君结交,相视一笑”则描绘了诗人与竹子之间仿佛有了某种默契,如同朋友一般相互陪伴。随后,诗人通过“四方万里,动静险夷”这样的句子,展现了竹子无论在何种环境下都能坚韧生长的特性。

“我惟子求,子必我随”一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与竹子之间的深厚情感,仿佛竹子是诗人的精神寄托。接下来,“聿来湓江,屋庐既正。相子攸居,我室乃定”则进一步描绘了竹子与诗人生活空间的融合,竹子不仅装饰了环境,也成为了诗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得子之宫,于窗之南。风茎雨叶,蔚其鬖鬖”描绘了竹子在窗边生长的场景,风吹过竹叶,发出沙沙的声音,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诗人通过“人言死猫,可引活竹。猫死地虚,根行竹绿”这样的比喻,巧妙地将竹子的生命力与坚韧精神展现出来,即使面对困难也能顽强生存。

“又言无法,移必行迷。仍标其根,以识东西”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竹子生长规律的理解与尊重,即使没有明确的方法论,但竹子依然能够按照自然法则生长。最后,“区区百设,何乃多事。事在眉睫,初无妙理”则是诗人对于繁琐过程的反思,强调了事物发展的本质在于顺应自然,而非过度人为干预。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生长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同时,诗中蕴含的哲理思考,也让人深思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面对困难时如何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

作者介绍
周紫芝

周紫芝
朝代:宋   字:少隐   号:竹坡居士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生辰:1082-1155

周紫芝(1082-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南宋文学家。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中进士。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
猜你喜欢

西江月

于已搜寻臧善,虑思绝泯为先。减财节色保丹田。

对景须行方便。老幼自然有禄,且休苦苦孜煎。

放开一朵白花莲。管取西江月现。

(0)

无调名.誓丹阳

子孙入道,七祖出离地狱。子孙得道,九祖生天。

如退道,累祖先。

(0)

水调歌头.寿雪斋

高斋际晴雪,万象入遐观。

文章在公余事,闻望到欧韩。

千古微茫洙泗,浩浩发源伊洛,百折障狂澜。

歌咏武公志,儆折过铭盘。济时心,调鼎手,未容闲。

重看印窠,垂锦花底压千官。

风说梅梢春信,一夜蜡痕香满,光动寿杯宽。

勋业鼎钟上,留待百年看。

(0)

仙吕·一半儿.题情二首·其二

书来和泪怕开缄,又不归来空再三。

这样病儿谁惯耽?越恁瘦岩岩。

一半儿增添一半儿减。

(0)

望蓬莱

潜龙动,刚健海源蟠。

黑雾三关深掩映,红霞九曲密巑岏。玉鼎炼金丹。

宝瓶就,雪浪滚漫漫。

八牖四扉辉日月,六神豁畅地天宽。真境写真欢。

(0)

江梅引

景忘情灭万缘疏。览涤除。道情舒。

把握权舆,神息动徐徐。

将养灵台山岳静,常默默,调神定有馀。

森罗真境傲华胥。显元初。妙如如。

无像堂堂,模样契冲虚。

飞舞游嬉无挂碍,狂歌咏,恣欣欣类接舆。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