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听雨楼》
《听雨楼》全文
元 / 郑元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每爱沧江听雨眠,不应愁绝似今年。

建瓴长恐崩高屋,鍊石徒闻补漏天。

响入北廊葭菼乱,湿增傍壁薜萝牵。

白头倦客孤蓬底,尚想躬耕有石田。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郑元祐的《听雨楼》描绘了诗人于听雨楼中独自感受风雨的情景,流露出淡淡的愁绪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首句“每爱沧江听雨眠”表达了诗人对在江边静听雨声入睡的喜爱,透露出一种闲适与宁静。然而,“不应愁绝似今年”转折道出诗人并非全然无忧,今年的愁苦似乎超过了以往。

“建瓴长恐崩高屋,鍊石徒闻补漏天”运用比喻,将风雨比作倾覆屋顶的洪水,暗示了生活的动荡不安;而试图修补天空的炼石之举,则象征着无力改变命运的无奈。这两句寓言式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忧虑。

“响入北廊葭菼乱,湿增傍壁薜萝牵”进一步描绘雨声的嘈杂和环境的潮湿,芦苇和藤蔓被雨水打乱,墙壁上的薜荔也因湿润而攀附更紧,营造出一幅风雨交加的凄凉画面。

最后两句“白头倦客孤蓬底,尚想躬耕有石田”,以“白头倦客”自比,表达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和对归隐田园的渴望。即使身处逆境,仍怀揣着对简单耕读生活的向往,足见其坚韧与理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面对风雨人生时的无奈与期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郑元祐
朝代:元

(1292—1364)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有《遂昌杂志》、《侨吴集》。
猜你喜欢

寓言六首·其二

小夫谨利害,不讲义与仁。

读书疑夷齐,古岂有此人。

其才一莛芒,所欲势万钧。

求多卒自困,馀祸及生民。

(0)

定林寺

众木凛交覆,孤泉静横分。

楚老一枝筇,于此傲人群。

城市少美蔬,想今困惔焚。

且凭东北风,持寄岭头云。

(0)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二樵斧

百金聚一冶,所赋以所遭。

此岂异莫耶,奈何独当樵。

朝出在人手,暮归在人腰。

用舍各有时,此日两无邀。

(0)

藏春坞诗献刁十四丈学士

蒜山东渡得林丘,邂逅篮舆亦少留。

今日更知莱氏隐,暮年长忆武陵游。

欲营垣屋随穿斸,尚叹尘沙隔献酬。

遥约勾吴亭下路,春风深驻五湖舟。

(0)

赠长宁僧首

秀骨厖眉倦往还,自然清誉落人间。

闲中用意归诗笔,静外安身比太山。

欲倩野云朝送客,更邀江月夜临关。

嗟予踪迹飘尘土,一对孤峰几厚颜。

(0)

送明州王大卿

大历才臣有此州,昆云今驾鹿轓游。

从来所至邦人喜,真复能分圣主忧。

千里封疆何足治,一时名迹故应留。

属城旧吏虽疲懒,尚可挥毫敌李舟。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