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雁一来后,人人尽到关。
如何冲腊雪,独自过商山。
羸马高坡下,哀猿绝壁间。
此心无处说,鬓向少年斑。
燕雁一来后,人人尽到关。
如何冲腊雪,独自过商山。
羸马高坡下,哀猿绝壁间。
此心无处说,鬓向少年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孤独与凄凉的情景。"燕雁一来后,人人尽到关"表明时值边关,天空中飞来的野鸭或是大雁已经来临,而守关的人们都聚集在城关之上,这可能是在等候着什么,或许是一种仪式,也可能是对某种变化的期待。然而诗人却独自一人"过商山",商山在今天的陕西,是一处历史悠久的地方,古代多次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接下来的"如何冲腊雪,独自过商山"更是描绘了诗人孤独行走的情景。在严寒的冬日里,他不畏艰险,一身之力挑战着自然的苛酷。这里的"如何"字,用得甚是意味深长,不仅是在询问如何能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中前行,更有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困惑。
"羸马高坡下,哀猿绝壁间"则描绘了一种荒凉的自然景象。羸马,即瘦弱的马,在高坡之下显得尤为孤独;哀猿,即悲鸣的猿猴,在绝壁之间似乎在诉说着某种难以言说的忧伤。这两句强化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孤寂感。
最后"此心无处说,鬓向少年斑"表达了一种情感上的压抑与复杂。诗人的内心世界充满了无法诉说的苦恼,而鬓发——头发的一部分,向着那些年轻时的斑点,这里有对青春时光的回忆,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孤独与沉思,是一首蕴含深意的佳作。
好风明月,共芙蕖、占作人间三绝。
试问千花还□□,敢与英姿同列。
一曲千钟,凌云长啸,舒放愁肠结。
人生易老,莫教双鬓添雪。
回首蝇利蜗名,微官多误,自笑尘生袜。
争似玉人真妩媚,表里冰壶明洁。
露下寒生,参横斗转,又听胡笳发。
夜阑人静,一声清透云阙。
飞泉撼琳球,群山高崔嵬。
中有古道场,紫烟笼观台。
石门不施关,荣辱自不来。
霜钟鸣万壑,日出山雾开。
老僧挈筠篮,上山拾羹材。
归煮南涧水,至味谢盐梅。
食饱不下床,法身充九垓。
破衲一甲子,云閒与徘徊。
我欲吐情语,铭之古岩隈。
云切戒多事,勿听龙作媒。
为雨非不佳,世间多尘埃。
预恐为雨罢,归来污苍苔。
煌煌六艺学,兀兀门亦专。
耕道宜有秋,而我适旱乾。
疏鬓日月迈,破衣霜雪单。
谁谓四海宽,已觉一饱难。
失计堕簿领,署判手为酸。
皇家挈天纲,昨下如纶言。
冷眼看匠手,雌黄英俊间。
华堂玉尘动,绣帘香鸭残。
为国得一人,可使天下安。
当时呼画师,我愧宁不然。
策勋径投笔,守志甘抱关。
渥洼万里心,束刍老厩闲。
岂无苜蓿盘,可以羞晨餐。
岂无芰荷衣,可以备祁寒。
天地日莽苍,逢辰谅多艰。
世既不吾与,不去良亦顽。
摇摇故山心,长风动旌旃。
君今门下士,良庄满人寰。
与我各相去,何啻一小千。
异时白云邸,仰君分酒钱。
富贵无相忘,勿徒况永叹。
《再和赠故人》【宋·冯时行】煌煌六艺学,兀兀门亦专。耕道宜有秋,而我适旱乾。疏鬓日月迈,破衣霜雪单。谁谓四海宽,已觉一饱难。失计堕簿领,署判手为酸。皇家挈天纲,昨下如纶言。冷眼看匠手,雌黄英俊间。华堂玉尘动,绣帘香鸭残。为国得一人,可使天下安。当时呼画师,我愧宁不然。策勋径投笔,守志甘抱关。渥洼万里心,束刍老厩闲。岂无苜蓿盘,可以羞晨餐。岂无芰荷衣,可以备祁寒。天地日莽苍,逢辰谅多艰。世既不吾与,不去良亦顽。摇摇故山心,长风动旌旃。君今门下士,良庄满人寰。与我各相去,何啻一小千。异时白云邸,仰君分酒钱。富贵无相忘,勿徒况永叹。
https://shici.929r.com/shici/QDA8GDPpW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