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为国必贤才,偃息端能弭祸灾。
千古风流谁嗣者,顾瞻遗庙独徘徊。
由来为国必贤才,偃息端能弭祸灾。
千古风流谁嗣者,顾瞻遗庙独徘徊。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维所作的《西城三绝句(其三)段干木庙》中的第三首。诗中以段干木庙为背景,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国家治理与人才选拔的深刻思考。
首句“由来为国必贤才”,开篇即点明了人才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强调了贤才是国家兴盛的基石。接着,“偃息端能弭祸灾”一句,进一步阐述了贤才在国家稳定方面的作用,通过“偃息”(指国家处于和平状态)与“弭祸灾”(消除祸患)的对比,形象地展现了贤才在维护社会稳定、避免纷争中的关键作用。
“千古风流谁嗣者”一句,诗人将话题转向历史,提出一个深沉的问题:在经历了无数个朝代更迭之后,又有谁能继承前人的风范,成为后世的楷模呢?这一问,既是对历史传承的反思,也是对当代人才培养的期待。
最后,“顾瞻遗庙独徘徊”一句,诗人以自己的行为作为回应,表示自己在面对段干木庙时,只能独自徘徊,表达了对古代贤者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于当前社会人才状况的担忧和思考。
整首诗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对人才重要性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国家未来发展的忧虑与期待,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历史的深邃洞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