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沈太守大楠之延平》
《送沈太守大楠之延平》全文
明 / 林文俊   形式: 古风

我昔与子投气分,爱子胸襟无俗韵。

几岁为郎坐粉闱,一麾出守还山郡。

郡城楼阁枕山巅,二水交流汇其前。

近郭千家灯火市,缘溪万顷桑麻田。

比闻凋敝渐非古,恺悌今逢贤府主。

敷政还回列县春,洗冤更有随车雨。

闽中道脉却在兹,城南尚有延平祠。

祠下溪毛清可摘,门墙仰止有馀师。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送别沈太守前往延平时的场景与对延平的赞美。首句“我昔与子投气分”,表达了诗人与沈太守之间深厚的友情。接着,“爱子胸襟无俗韵”赞扬了沈太守不凡的气质和高雅的风度。

“几岁为郎坐粉闱,一麾出守还山郡”两句,描述了沈太守从京城任职到地方治理的过程,表现了他的勤勉与忠诚。“郡城楼阁枕山巅,二水交流汇其前”描绘了延平郡的自然美景,山城楼阁与蜿蜒的河流相映成趣。

“近郭千家灯火市,缘溪万顷桑麻田”则展现了延平郡的繁荣景象,灯火通明的集市与广阔的农田构成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画卷。接下来,“比闻凋敝渐非古,恺悌今逢贤府主”表达了对延平现状的担忧,同时也对沈太守的到来寄予厚望,期待他能带来新的生机。

“敷政还回列县春,洗冤更有随车雨”赞颂了沈太守施政的智慧与公正,比喻他的到来如同春雨滋润万物,不仅带来政治上的清明,也解除了百姓的冤屈。最后,“闽中道脉却在兹,城南尚有延平祠”强调了延平在福建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而“祠下溪毛清可摘,门墙仰止有馀师”则以延平祠为象征,表达了对沈太守品德与才能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延平郡的自然风光、社会风貌以及对沈太守的深切期待,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地方治理与文化建设的关注与热情。

作者介绍

林文俊
朝代:明   字:汝英   号:方斋   籍贯:明福建莆田   生辰:1487—1536

( 1487—1536)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英,号方斋。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官至南京吏部右侍郎。谥文修。有《方斋诗文集》。
猜你喜欢

洞仙歌

江湖载酒,遍青衫尘积。玉笛声中过三七。

道飘零杜牧、惯解伤春,原不为、歌扇酒旗凄悒。

惺惺还惜惜,侬自怜花,此意何曾要花识。

一霎画屏前、香梦迷离,尽后日。思量无益。

待提起重来、又伤心,怕门巷斜阳,落红如雪。

(0)

十六字令

诗。卷里西湖梦见之。凭君画,浓淡总相宜。

(0)

齐天乐.题殳积堂“桐阴觅句图”

碧云忽堕中庭影,人间顿消残暑。

淡月初生,凉烟轻抹,才听数声疏雨。花香暗度。

正么凤寻巢,伶俜翠羽。

清露晨流,丰姿濯濯定如许。

苍苔色谁踏破,有个人幽独,仄径微步。

玉宇无尘,银河渐转,多少襄阳诗句。八义俊侣。

乍韵入冰丝,龙唇堪谱。啜茗平台,看吟成漫与。

(0)

金缕曲.秋闺.二十三叠前韵

金粟黄如酒。问嫦娥、广寒深处,似人间否。

湿露微侵珠箔冷,檐影直窥星斗。

渐冷信、催来重九。

万户疏砧喧玉杵,有征夫、隔岁交河守。

飞云起、忆陇首。莫令沟水东西走。

还省记、花堆斜髻,橙搓香手。

晓陌霜浓骑马滑,生怕衫罗凉受。

听沙雁、声寒渡口。

素帛难传心事远,谱新词、一阕奴儿丑。

银筝拨、西风牖。

(0)

摸鱼子.寄赠史云臣

绕荆溪、数间茅屋,竹山旧日曾住。

吟花课鸟无遗恨,领袖词场南渡。逐电去。

谁更续、哀丝脆管红牙谱。湖山如故。

又幻出才人,镂冰绘影,抒写断肠句。

鹍弦上,弹入蝶庵金缕。平分髯客旗鼓。

搓酥滴粉方成调,偷换羽声凄楚。推独步。

须信道、秦黄苏陆无今古。江东日暮。

想席帽风欹,春衫酒湿,行过翠藤路。

(0)

水龙吟.咏柳絮,用坡公杨花韵

千红万紫谁留,频惊暗里韶光坠。

飞来何处,漫天香雪,撩人情思。

才过平桥,又穿小径,柴门深闭。

任蜂须燕嘴,交衔不定,三眠了、还三起。

记得鹅黄初撋,等闲间、又成虚缀。

晓风乍引,离魂难定,杜鹃声碎。

飘泊无心,轻狂有态,恨抛流水。

愿年年常傍,永丰坊侧,看伊清泪。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