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嬛门下谁绮才,使君远蹑彤云来。
六朝楼阁入残照,美人送睨蘋花开。
拥艳穷居不称意,晚年犹作祁门吏。
共识元龙天下豪,柳陌华旌看春骑。
琅嬛门下谁绮才,使君远蹑彤云来。
六朝楼阁入残照,美人送睨蘋花开。
拥艳穷居不称意,晚年犹作祁门吏。
共识元龙天下豪,柳陌华旌看春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如云般远道而来,步入琅嬛门下。诗中充满了对历史名胜的想象与赞美,如六朝的楼阁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壮观,美人轻抚着盛开的蘋花,增添了几分柔美与雅致。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对这位文人的个人命运的感慨,他虽才华出众,却未能施展抱负,晚年仍为祁门小吏。尽管如此,他的豪情壮志并未消减,与元龙一样,视天下为豪杰之士。诗中通过描绘春日里柳陌上华美的旌旗,不仅展现了生机勃勃的春景,也隐喻了文人内心的希望与憧憬。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历史文化的追忆,也有对人物命运的深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宿雨初收,晚风微度,万家帘卷青烟。
暗尘随马,人物似神仙。
试问天公借月,天须放、明月教圆。
应移下,广寒宫殿,灯火接星躔。
卢川。
元古郡,当时太守,宾从俱贤。
到如今井邑,歌吹喧阗。
花下红妆卖酒,时相遇、曲水桥边。
谁知道,山城父老,重见中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