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麻城接待僧胜上人》
《赠麻城接待僧胜上人》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绿发凋零白业增,住庵随分有规绳。

为分一邑人家饭,普供十方云水僧。

扫径客来圆笑靥,开轩云破露寒层。

君看击桶金牛手,坐续山头柏子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胜上人的僧侣的生活与修行状态,充满了禅意与宁静之美。

首句“绿发凋零白业增”,以绿发转为白发的形象,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同时也暗示了僧侣通过修行,心灵得以净化,达到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接着,“住庵随分有规绳”则表明了僧侣在庵中生活,遵循着一定的规矩和秩序,体现了佛教修行中的自律与和谐。

“为分一邑人家饭,普供十方云水僧”两句,展现了僧侣不仅关注自身修行,还心系众生,为邑中百姓提供食物,同时供养四方云游的僧侣,体现了大乘佛教的慈悲精神和普渡众生的理念。

“扫径客来圆笑靥,开轩云破露寒层”描绘了僧侣待客的热情与自然环境的清冷,通过扫径迎接客人,展现出僧侣的亲切与平和;而“云破露寒层”则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暗示了僧侣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最后,“君看击桶金牛手,坐续山头柏子灯”两句,以击桶声与金牛手(可能象征着僧侣的法器或工具)的细节,以及山头柏子灯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僧侣修行生活的简朴与专注。柏子灯的使用,既体现了僧侣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寓意着他们内心光明、智慧的持续燃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侣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修行过程中的宁静、和谐与慈悲,以及对自然与内在世界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禅意和哲理的佳作。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阮郎归.焙茶

养茶火候不须忙。温温深盖藏。不寒不暖要如常。

酒醒闻箬香。除冷湿,煦春阳。茶家方法良。

斯言所可得而详。前头道路长。

(0)

正宫.塞鸿秋.门前五柳侵江路

门前五柳侵江路,庄儿紧靠着白萍渡。

除彭泽县令无心做,渊明老子达时务。

频将浊酒沽,识破兴亡数。醉时节笑捻着黄花去。

(0)

庆东原

诗情放,剑气豪,英雄不把穷通较。

江中斩蛟,云间射雕,席上挥毫。

他得志笑闲人,他失脚闲人笑。

(0)

鹦鹉曲.市朝归兴

山林朝市都曾住。忠孝两字报君父。

利名场反覆如云,又要商量阴雨。

便天公有眼难开,袖手不如家去。

更蛾眉强学时妆,是老子平生懒处。

(0)

暝色

暝色沉孤屿,秋声入远林。

飞鸿频顾影,独客易伤心。

相识无知己,交游少信音。

未能酬壮志,沽酒且长吟。

(0)

绿头鸭

体希夷。谷神玄牝为基。

气回蹙、三千六百,溯双关、风浪涟漪。

绕金城、泥牛拉凤,度玉径、木马参龟。

七返归真,九还复命,孕成魂圣瑞烟弥。

念般若、不迷三昧,得岸证无为。

超真境、红光素艳,出入相随。

洞天莹、清微洒落,恣阳魂、轻健风驰。

抉神耀、无涯炳辉,总辉开、千古容仪。

清净风光,冲虚活计,浩然一点顿无亏。

放圣变、通天彻地,珠显露摩尼。

如如相、腾腾兀兀,处处瑶池。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