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朝市都曾住。忠孝两字报君父。
利名场反覆如云,又要商量阴雨。
便天公有眼难开,袖手不如家去。
更蛾眉强学时妆,是老子平生懒处。
山林朝市都曾住。忠孝两字报君父。
利名场反覆如云,又要商量阴雨。
便天公有眼难开,袖手不如家去。
更蛾眉强学时妆,是老子平生懒处。
这首元代冯子振的《鹦鹉曲·市朝归兴》描绘了诗人对仕途与隐逸生活的感慨。首句“山林朝市都曾住”展现了作者经历过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既在山林中享受宁静,又曾在繁华的市朝中忙碌。接着,“忠孝两字报君父”表达了他对忠孝观念的坚守,希望能以这两字回报君王和父母的养育之恩。
然而,现实中的“利名场反覆如云”揭示了官场的尔虞我诈,世事无常,让人感到疲惫。“又要商量阴雨”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变幻莫测,即使是上天也无法左右。诗人感叹道:“便天公有眼难开”,暗示即使有公正,也无法改变现实的不公。
在这样的困境中,诗人选择“袖手不如家去”,宁愿退隐归家,过上清闲自在的生活,这体现了他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自然恬静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更蛾眉强学时妆,是老子平生懒处”则以讽刺的口吻,批评那些热衷于世俗装扮的人,这正是他不愿涉足的平生厌倦之处。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讽刺,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深刻认识,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坚守忠孝之道的决心。
龙山何处,记当年高会,重阳佳节。
谁与老兵供一笑,落帽参军华发。
莫倚忘怀,西风也曾,点检尊前客。
凄凉今古,眼中三两飞蝶。
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
爱说琴中如得趣,弦上何劳声切。
试把空杯,翁还肯道,何必杯中物。
临风一笑,请翁同醉今夕。
黄花候秋节,远自《夏小正》。
坤裳有正色,鞠衣亦令名。
一从人伪胜,遂与天力争。
易姓寓非族,改颜随所令。
新奇既易售,粹驳宜相倾。
疾恶逢伯厚,识真似渊明。
君言我所印,世论谁敢评。
愿君为霜风,一扫紫与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