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陶饮酒二十首·其十三》
《和陶饮酒二十首·其十三》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醉中虽可乐,犹是生灭境。

云何得此身,不醉亦不醒。

痴如景升牛,莫保尻与领。

黠如东郭逡,束缚作毛颖。

乃知嵇叔夜,非坐虎文炳。

(0)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句,出自北宋文学巨匠苏轼之手。诗中的每个字、每一句都透露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洞察和超脱世俗的哲学思考。

"醉中虽可乐,犹是生灭境。"

这里作者表达了即使在酒精带来的快乐中,也无法摆脱生与灭、痛苦与无常的轮回。这不仅揭示了苏轼对佛法中的“四圣谛”之一——“苦谛”的理解,更深层次地反映出他对人生苦短的感慨。

"云何得此身,"

这个问题是作者自问,也是在质疑生命的本质和来源。这里的“此身”指的是肉体,也隐喻着人类存在的困惑和无常。

"不醉亦不醒。"

这句话表达了人生在于觉醒与迷醉之间的矛盾,暗示了苏轼对生命真相探索的无奈与困顿,同时也体现出他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痴如景升牛,莫保尻与领。"

这里借用了《庄子》中“景升牛”一则寓言,指的是对待生命态度的豁达和不拘泥于世间规矩。景升牛是一种只关注吃喝,不为外界所扰的宁静存在,而苏轼借此强调了超脱物欲、保持精神自由的重要性。

"黠如东郭逡,束缚作毛颖。"

这句话中,“东郭逡”指的是古代一位智者,他能够通过各种方法让人解开心结。苏轼这里表达了对智者的赞赏,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于解脱世间烦恼、寻求内在平和的渴望。

"乃知嵇叔夜,非坐虎文炳。"

最后一句中,“嵇叔夜”即是嵇康,他是一位有名的文学家,同时也是思想者。这句话表达了苏轼对嵇康的深刻理解,认为他并非仅仅是在享受着生活中的奢侈与安逸,而是在精神层面上追求更高境界。

总体来说,这组诗句是苏轼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展现,反映了他对于生命意义、世俗束缚和精神自由的深入思考。通过这些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苏轼那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在的高远情操。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其八

人言美恶必复,孰若亲冤两忘。

僧乃谤第二祖,佛不嗔哥利王。

(0)

訾家洲二首·其二

裴柳英灵渺莽中,鹤归应不记辽东。

遗基只有蛬鸣雨,往事全如鸟印空。

溪水无情流㶁㶁,海山依旧碧丛丛。

断碑莫怪千回读,今代何人笔力同。

(0)

居厚弟示和诗复课十首·其九

花深藓合似禅关,千岁榕根入水蟠。

方土何须求海上,地仙元不离人间。

忘言已悟铜铭背,却老非干玉鍊颜。

客至未应愁酒尽,少需便了巷沽还。

(0)

石塘感旧十绝·其九

中军晚岁甥辞去,左相今朝客不来。

看取少林诚长老,死生林下伴寒斋。

(0)

发脱

发脱纷纷不待爬,天将丑怪变妍华。

论为城旦宁非怒,度作沙弥亦自佳。

稚子笑翁簪柏叶,侍人讳老匣菱花。

霜寒尤要泥丸暖,惭愧乌巾著意遮。

(0)

上巳与二客游水月洞分韵得事字

胜践造物悭,贫交世情弃。

昔戒十客来,旦无一人至。

惟余暨两君,鼎足坐水次。

欢言天气佳,谁谓风土异。

高吟杂骚选,序酌逮髫稚。

涤崖去恶诗,扪石认缺字。

古来几禊饮,传者才一二。

兰亭感慨多,未了生死事。

杜陵更酸辛,穷眼眩珠翠。

旨哉兹日游,超然遗尘累。

消摇千载后,尚有浴沂意。

岩扉滑如玉,岁月可镌识。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