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关楚水天涯路。唯有归鸿知住处。
经时巳换蓼花洲,依旧难忘芳草渡。
南天回首苍烟暮。寄语元禽归也误。
垂杨千树乱啼鸦,谁听呢喃清昼语。
秦关楚水天涯路。唯有归鸿知住处。
经时巳换蓼花洲,依旧难忘芳草渡。
南天回首苍烟暮。寄语元禽归也误。
垂杨千树乱啼鸦,谁听呢喃清昼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离别画面,以秦关楚水为背景,展现出主人公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秦关楚水天涯路",寥寥数语便勾勒出辽阔的空间和遥远的距离,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漫长。"唯有归鸿知住处",借归雁的形象寄托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牵挂,暗示自己如同孤雁般漂泊无依。
"经时已换蓼花洲,依旧难忘芳草渡",时间流逝,景物变迁,但诗人对往昔美好记忆中的芳草渡依然难以忘怀,表达了他对旧时光的怀念和对过去的执着。"南天回首苍烟暮",诗人遥望南方,满目苍茫,黄昏的景色更添离愁。
"寄语元禽归也误",诗人试图向南飞的鸟儿传达他的归乡之情,然而鸟儿无法理解,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法实现的愿望。最后两句"垂杨千树乱啼鸦,谁听呢喃清昼语",以鸦鸣和杨柳的呢喃声作结,进一步渲染了寂寥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和无人理解的哀愁。
整体来看,王夫之的《玉楼春·归雁》以细腻的笔触,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明末清初文人飘零在外的孤独心境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秋风万里南归客,欲耕无田住无宅。
重阳无酒无黄花,更嗟不及陶彭泽。
五年客里逢重阳,江山信美嗟吾乡。
黄花犹向战场发,次公虽醒何能狂?
青山入城誇富贵,卜居已失山家味。
每逢佳节欲登高,却嫌山有金银气。
湘子桥颓石欲枯,文公祠古寒秋芜。
潮州老守挂冠去,南来吾道行益孤。
海气昏昏天欲坠,且食蛤蜊知许事。
满城风雨铸新诗,幸无败兴催租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