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母屏前吹玉笙,侍儿犹识董双成。
笑余学隐金门客,太似当年方朔生。
云母屏前吹玉笙,侍儿犹识董双成。
笑余学隐金门客,太似当年方朔生。
这首明代诗人王立道的《王母歌(其四)》描绘了一幅神仙府邸的画面。首句“云母屏前吹玉笙”,通过“云母屏”和“玉笙”这些富有仙气的意象,暗示了主人公身处华丽而神秘的仙境,可能是在王母娘娘的宫殿中。接着,“侍儿犹识董双成”一句,借用了古代神话中的仙女董双成,表明这里的侍女都熟悉这样的仙家故事,增添了神秘感。
“笑余学隐金门客”中,“余”指诗人自己,他自嘲说自己模仿仙人隐居,如同汉代才子东方朔一般。东方朔以机智诙谐闻名,这里诗人以他自比,表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仙道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和典故,展现出诗人对仙人生活的向往和自我调侃,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文人雅趣。
玉署坐凉思,野人忝簪缨。
谬以染翰职,遂得陪群英。
疏雨澹东旭,嘉树荫西清。
乐兹馆阁静,悠然抱閒情。
于焉弄豪素,涧谷纷纵横。
幽径遵曲岸,鸣泉绕孤亭。
同游固未暇,寓目犹可并。
菲才惜何补,生幸承休明。
公子得野鸟,来自虞罗中。
羽毛何灿灿,声音复嗈嗈。
珍爱日为玩,殷勤贮雕笼。
雕笼岂不贵,胜彼荆棘丛。
饮啄就左右,乃足安微躬。
野鸟性难驯,飞扑尤忡忡。
比类忍莫同,永隔雌与雄。
孰知野鸟苦,秪悦公子容。
杂种诸蛮部,深山一野人。
树枝低作屋,松叶厚成茵。
自祝身无恙,谁知句有神。
生还见妻子,话此益酸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