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早行忽数人被甲持弩至道左俟土酋及见余或揖或跪译者曰此倚石村部民也期此地迎酋而归既而上马从行至晚同宿山中赋此·其二》
《早行忽数人被甲持弩至道左俟土酋及见余或揖或跪译者曰此倚石村部民也期此地迎酋而归既而上马从行至晚同宿山中赋此·其二》全文
明 / 程本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杂种诸蛮部,深山一野人。

树枝低作屋,松叶厚成茵。

自祝身无恙,谁知句有神。

生还见妻子,话此益酸辛。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早行途中所见的一幕,展现了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活状态与风俗习惯。通过“杂种诸蛮部”和“深山一野人”的描述,诗人将场景置于偏远、原始的自然环境中,暗示了这个地方的偏远与与世隔绝。

“树枝低作屋,松叶厚成茵。”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当地居民利用自然材料建造居所的情景。树枝低垂,仿佛是天然的屋顶;松叶厚实,铺在地上如同柔软的垫子。这种简朴的生活方式与自然和谐共存,体现了原始部落的生活智慧。

“自祝身无恙,谁知句有神。”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当地居民生活状态的感慨。他们或许在默默祈祷平安健康,但他们的语言、文化可能不为外界所知,显得神秘而独特。这反映了诗人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民生活的尊重与好奇。

“生还见妻子,话此益酸辛。”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能够安全返回家园见到亲人的喜悦与感慨。然而,当他回想起这次经历中的所见所闻,心中又涌起了一股酸楚之情。这可能是对边疆地区生活条件艰苦、与外界联系不便的同情,也可能是对不同文化之间交流与理解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活风貌,以及诗人对这一文化的独特见解和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程本立
朝代:明

(?—1402)明浙江崇德人,字原道。程德刚子。洪武中举明经、秀才,授秦府引礼舍人,历长史,受累谪云南为吏。洪武三十一年征入翰林,预修《太祖实录》,迁右佥都御史。建文三年坐事贬官,仍留纂修。《实录》成,出为江西副使。未行,燕兵入京,自杀。
猜你喜欢

鲁令彭归景陵将往终南太华访偏胡李仙

迢迢少玉山,奕奕梦野台。

双凫淩紫烟,挥手谢琼厓。

登台一舒啸,彩云天际来。

鹤上偏胡仙,招饮玉液杯。

汗漫金霄游,岳莲倚霞开。

兰风扇绿轺,浩劫飞红埃。

飘然欲从之,自笑非仙才。

环中有天地,坐觉三光回。

(0)

赠邵端峰方伯之山东六首·其六

遍性寡夙谐,幽痗每蕲豫。

偶逃朱绂困,遂洽沧洲趣。

公馀一相见,所欣襜帷驻。

退耕愧不任,内省恒多误。

感君砭我愚,胡然自兹去。

独坐泛瑶瑟,知音信难遇。

(0)

次郑敬道明府八景总咏韵

邑中奇秀多山水,宇宙名区堪比拟。

古祯遗谶良是潜,故老传闻非率尔。

文物诚不下他州,吾祖破荒几百秋。

公来览胜有高调,胸次岂同俗吏流。

梧冈落照夕返岩,岫桂拂岚晴未了。

渔郎歌月溪浅清,径出云檐深窕窈。

野渡横舟归客号,杏花雨湿耕农劳。

龟峰一塔自千古,石边亭饯松花醪。

古今赋咏若干首,此景还来待公久。

阳春白雪和再难,斲垩肯为运斤否。

(0)

江南弄七首·其四凤笙曲

腾鸾起凤吹参差。幽簧动翮纤指移。

珠垂玉振为君施。为君施,间歌作。拊秦筝,奏别鹤。

(0)

元旦饮迂冈书院观捕鱼

葛衣闲看捕鱼回,荔子池边散绿苔。

芳草不知残腊去,澹云常带惠风来。

楼台瞑趁晴峰出,节候潜从泰运开。

欲作越南春吹曲,律声先动陇头梅。

(0)

曲肱吟·其十

客去空山结静缘,不妨饱食恣高眠。

未知明日为晴日,且喜今年是有年。

到处绿阴供客坐,谁家促柱奏繁弦。

最怜江树知人意,隔断三城万井烟。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