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去空山结静缘,不妨饱食恣高眠。
未知明日为晴日,且喜今年是有年。
到处绿阴供客坐,谁家促柱奏繁弦。
最怜江树知人意,隔断三城万井烟。
客去空山结静缘,不妨饱食恣高眠。
未知明日为晴日,且喜今年是有年。
到处绿阴供客坐,谁家促柱奏繁弦。
最怜江树知人意,隔断三城万井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山水田园画卷。诗人以“客去空山结静缘”开篇,巧妙地将“客去”与“空山”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清幽脱俗的氛围。接着,“不妨饱食恣高眠”一句,展现了诗人的闲适生活态度,他享受着美食与自然的恩赐,悠然自得。
“未知明日为晴日,且喜今年是有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当前丰收之年的喜悦之情,体现了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到处绿阴供客坐,谁家促柱奏繁弦。”描绘了夏日里绿树成荫、乐声飘扬的场景,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和谐之美。这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美景,更是一首听觉上的盛宴,让人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
最后,“最怜江树知人意,隔断三城万井烟。”诗人以江边的树木比拟,赋予它们以情感,它们仿佛理解诗人的思绪,隔绝了城市的喧嚣与尘烟,营造出一片心灵的净土。这一句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内心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内心平静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明代文人诗作中的佳品。
天末怀故人,凉风飒然起。
岂意梧叶凋,商音悲入耳。
遥遥先泽贻,墨庄溯源委。
玉峡吾所宗,哲人君其伟。
趋庭诗礼传,一经既明矣。
方其作家驹,薾云欲千里。
胡为困盐车,屡蹶穷騄駬。
问年才知非,壮心曷能已。
吾宗丧斯人,叹息书种子。
遗经孰能读,似续望季氏。
清芬绍不坠,九原庶其俟。
君今游太虚,浮云视青紫。
但愿去烟火,勿再溷尘滓。
落月暗前山,颜色犹咫尺。
尚有前缘结此山,山灵应许再追攀。
崇林已是凋伤后,陈迹何堪俯仰间。
且幸青毡留故物,伹添白发益愁颜。
多情旧日升堂燕,犹逐春风为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