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然拔地起,半壁凌芳洲。
翠色空霄汉,岚光锁绿畴。
鸟道晴峰拱,云帆碧海收。
影入莲潭水,千年胜迹留。
陡然拔地起,半壁凌芳洲。
翠色空霄汉,岚光锁绿畴。
鸟道晴峰拱,云帆碧海收。
影入莲潭水,千年胜迹留。
这首诗描绘了半屏山的壮丽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体的突兀与高耸,以及其在云雾缭绕中的神秘与静谧。首句“陡然拔地起”直接点明了半屏山的雄伟气势,仿佛从地底猛然崛起,展现出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感。接着,“半壁凌芳洲”则通过对比手法,将半屏山与周围的环境相映衬,突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超凡脱俗的姿态。
“翠色空霄汉,岚光锁绿畴”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半屏山的自然之美。翠色是指山体的绿色,空霄汉则强调了山的高耸入云,仿佛与天相接;而岚光则是山间云雾在阳光照耀下形成的光影效果,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层朦胧而神秘的色彩。这两句通过视觉上的对比和色彩的描绘,展现了半屏山在自然环境中的独特魅力。
“鸟道晴峰拱,云帆碧海收”则通过动态的视角,描绘了半屏山在不同时间、不同天气下的景象。鸟道暗示了山中可能存在的小径或险道,晴峰拱则形象地描绘了晴朗天气下山峰的壮观景象;云帆碧海收则可能是比喻性的描述,既可理解为云雾散去后的海面景象,也可理解为船只归航的场景,两者都体现了半屏山在不同情境下的美丽与宁静。
最后,“影入莲潭水,千年胜迹留”两句总结了半屏山的永恒魅力。莲潭水在这里不仅指真实的湖泊或池塘,也可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影入莲潭水,意味着半屏山的倒影在水中留存,成为了一种永恒的记忆。千年胜迹留,则强调了半屏山作为自然奇观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它不仅是一处自然景观,更承载着千年的历史记忆和人文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半屏山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和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之情。
全吴馆内,破楚门边,十年事、记冶游作使,与卿并倚吴阊。
清狂帘前壁月,桥头画縠,钿辕畔、游閒公子,红烛银筝,醉玉温香。
平康。况曾经邂逅,枇杷巷口扫眉娘。
想那日妖娆,唤马药栏,微雨碧城凉。难忘。
无端一别,腰身瘦尽东阳。
奈晓风残月,梦回酒醒,往事微茫。堂堂。
问江东士女,涂辙谁令我辈妨。
料章华才子,也应点、两鬓吴霜。
新图展处。认玉台倩影,谢家风度。
袖亸鬟低,标格亭亭,独倚回栏凝伫。
秋凉池馆霜花艳,看几簇、冷红初吐。
怕柳丝、碧剪西风,好影又成迟暮。
荀令神伤旧梦,彩云已散矣,空恁凄楚。
想像仙姿,凭仗丹青,仿佛帐中重睹。
郎君纵应芙蓉兆,剩此恨、娲皇难补。
叹绿窗、镜影回时,不是故人眉妩。